传统的水渠浇灌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已经建设完工的分水闸工程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正在建设
2014年10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在全国遴选80个县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莒南县被纳入山东省5个试点县(市)之一。4年来,该县抓住国家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契机全面推进工作开展,现已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16.6万亩,其中:2014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改革面积2万亩;2017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5万亩;2018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9.6万亩,机制覆盖面积18.4万亩。
高度重视
推动农业水价改革落地生根
莒南县现有耕地面积94.25万亩,水库146座,大型灌区1处,中小型灌区121处。种植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和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黄烟、蔬菜瓜果和白柳等,是山东省主要产粮、产油大县。该县灌溉面积58.1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1.6%,有效灌溉面积51.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4.7%。中小型水利工程控制有效灌溉面积42.02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81%,低压管道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08万亩,仅占有效灌溉面积的11.8%,其它方式占7.2%。
自2015年以来,该县大力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灌溉面积8万亩,总投资1.06亿元。莒南县委、县政府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不仅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心协力,共同推进项目建设,同时,对工程进度和建设质量坚持每周一调度一通报,及时掌握工程建设动态,加强检查调度,保证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据悉,莒南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区位于县城西部,陡山水库灌区西干渠的七支渠片和十支渠片。2015年1月12日,山东省水利厅、财政厅等部门批复项目中央财政投资1000万元,用于试点项目建设,工程自2015年3月2日开工,2015年6月10日完工,工期共计100天,建设工程实际完成新建维修渠道32.7公里,配套建筑物323座,其中:生产桥107座、节制闸9座、泄水闸3座、斗门30座、农门44座、渡槽12座、穿涵5座;量水设施113处,其中:十支渠片38处,七支渠片75处。
该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不断实施,也加速了相关产业的落地生根。位于莒南县十字路镇西埠村的娘娘山田园综合体项目成功落地实施,正是看中了覆盖该村800亩农田的高效节水低压管道灌溉区项目的建成,综合体落地后充分利用灌溉区优势发展种植了有机樱桃和葡萄,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旅游度假与观光项目等延伸的旅游产品。
组织推进
让老百姓尝到灌溉实惠
目前,该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重点以完善供水计量设施、建立农业水权制度、加强水资源调配管理、积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为主,并合理制定农业用水价格、探索实行分类水价等。同时,积极建立精准补贴、节水奖励机制、多渠道筹集奖补资金,明晰所有权和使用权、创新建管机制、规范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
长期以来,“漫灌式”的农业灌溉模式成为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绊脚石。谈起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该县涝坡镇西山村党支部书记王敬雷称赞,“自从俺们村所属农田实行统一灌溉管理以来,现在浇一亩地只需要40元钱,相比于以往可以说即省力又省钱。”据王敬雷介绍,几十年来,他们村的庄户汉们种地浇水都延续着看天或看渠的习惯,自2015年以来,县水利部门投入100余万元将农田灌溉管道通到了他们村的田间地头后,“渠首大水,渠中小水,渠尾无水”的老大难灌溉难题彻底被解决,以前小水库的水,一遍农田也浇不完,现在浇两遍还有余,如今他们村村民种地再也不用愁浇水了。
据莒南县水利局农水站站长张继山介绍,西山村对于该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支持并非个例,主要是村民们从中确实尝到了实惠,通过近几年的运行,农村农业用水量明显下降,农民节水意识大幅提升,取得了良好的节水效益。就拿浇地成本来讲,现如今各镇街农村农业水费的收取由各村农民用水户协会自治收取,价格基本达到水利工程维护成本的水平。西山村每亩40元的价格,因为需要专人管理维护,其价格也仅仅刚够维护成本。要知道,在农田通灌溉管道之前,当地老百姓使用的喷灌浇地方式,每亩地的成本大约需要150元,可谓费工费力费时。如今好了,不仅省时省力省钱,高效的灌溉方式还能助民增产增收。
为搞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该县还不断推进项目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高标准设计,推广应用了农田信息化远程监测技术、变频控制技术、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及果园滴灌技术。小型水库灌区节水改造,渠系自压管道输水,节水效果显著。实行广泛参与制度,邀请项目区镇街政府、受益村群众、有关社会团体参与工程规划设计,采纳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灌溉形式和工程布局充分征求当地群众意见,尊重民愿、顺乎民意,确保实施方案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
驰而不息
促进农业生产节约用水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改革涉及面广、推进难度大,需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据莒南县水利局副局长吴雷介绍,莒南县灌区灌溉类型主要有水库自流灌溉和低压管道灌溉两种形式。为建立水价形成机制,认真做好灌区农业水价成本测算工作,水库自流灌溉供水价格按国有骨干工程供水价格和末及渠系供水价格组成;低压管道灌溉按照合理成本的原则核定水价,也可实行协商定价,保证供水设施的维修养护和工程良好运行。小型水利工程实施计量供水,计量收费。具备按方收费条件的,按方收费,对计量设施不完善的灌区,采用按方配水,按亩收费。
为让农民自己参与管水,负责供水管网的水量分配和维修养护工作,该县还积极组建镇街用水协会(合作社)等形式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实行民主管理。从2014年开始,该县就开始建立农业节水奖励机制,奖励资金通过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收入、县财政专项资金等渠道筹集。奖励对象为试点区内节约用水的用水户及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目前该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县财政50万元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节水奖励资金和该县农业节水奖励实施细则均已设立出台。
拿陡山水库灌区试点区域来讲,县物价部门2014年对该区域农业供水终端价格批复为0.1元/立方米,达到供水全成本水平。同时还对该区域实行阶梯水价,对超出用水定额部分实行累进加价水费,用水定额超过定额20%以内的,超出部分按水价的1.2倍收取。用水定额超出20%以上的,对超出部分按水价的1.5倍收取。此举有效加强了当地百姓促进农业用水节约,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017年,该县开始实施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在合理核定水量,科学制定水价的基础上,建立灌区水权管理体制和水价形成机制,完善与农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供水灌溉管理模式,推进了农业水权建设,确定了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确定了各用水户协会及各斗农渠用水总量,改革收费方式,实施计量收费。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用水户协会管理发展模式,加强了灌区末级渠系的维修养护管理,明确工程管护范围和标准,做到工程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工程管理成效显著。
形成机制
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
据悉,该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后,经测算,来自水利工程的粮食增产效益为220万元,粮食增产率为8.8%;年省工12.2万个,省工效益480万元;节约土地622亩,年增效益93万元;年节水172.4万立方米;其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显著。对此,该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也制定了总目标,计划从2014年开始用10年时间,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对全县63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进行综合改革,逐步建立起合理反映农业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接下来,该县还将不断加强完善灌区末级渠系及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投入。加强小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末级渠系配套建设,有效解决因末级渠系不配套引起的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等问题。加大资金倾斜,支持基层完善农业供水计量设施建设、全面实施计量供水。进一步规范基层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加强必要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服务水平。
下一步,该县将继续加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灌溉效益,推进农业现代化程度,搞好农田水利设施的维修养护,实现水利设施运行和效益有效发挥,促进农业灌溉设施的良性运行。加强对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宣传,做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培训工作。继续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相关政策,完善节水奖励及精准补贴实施细则,全面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
新闻推荐
□通讯员张雪孙运涛报道本报莒南讯近日,莒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陆续设置开放了11处暖心等候区,让办理业务的群...
莒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