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暑假已经进行了一半,对于不少父母来说因为“熊孩子”的出没,这个暑假变得更加忙碌、充实。但是,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因为工作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将孩子留在老家,自己在外打拼,每到寒暑假,他们的生活、心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他们就是留守儿童的父母。
团聚
“小候鸟”飞来,暑假累并快乐着
7月7日,是2018年临沂中小学暑假正式开始的第一天。这一天,远在杭州市滨江区务工的孙女士起了个大早,她去了早市,买了新鲜的蔬菜、水果,之后看了下时钟便匆匆赶到到火车站。
这一天,她将见到一个学期没见的儿子,并且陪儿子一整个暑假。上午8点47分,临沂通往杭州的火车缓缓进站。透过拥挤的人群,孙女士一眼就看到儿子小刚又长高了,高兴地喊了儿子名字。穿过人群,母子两人紧紧抱在一起。
每年假期,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会来到父母工作的城市,与久别的父母相聚,来去的过程就像候鸟的迁徙,因此被人们称作“小候鸟”。这个暑假,“小候鸟”小刚又来了。
孙女士一家老家在莒南县洙边镇。2012年,孙女士和丈夫来杭州打工,留下6岁的小刚在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随着孩子长大,孙女士和丈夫每年寒暑假都会让儿子来杭州同住。
“平时工作忙回家次数少,孩子还得上学,团聚的机会很少。到了寒暑假,我们会带孩子在杭州到处玩玩,好好陪陪孩子。”孙女士告诉记者。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孙女士每天早起做孩子喜欢的早饭,并且带孩子去了动物园、游乐场、商场超市等地方,还专门带孩子去了图书馆、博物馆和各所高校,希望能增长孩子的见识。“每年暑假这两个月最累了,一边要上班一边要照顾孩子。既要给孩子洗衣做饭,下了班还要带孩子到处玩儿。但是这两个月也是最快乐充实的两个月。”孙女士说。长久的分离让孙女士非常珍惜暑假的团聚时光。
分离
600公里之外,9岁女儿帮他照顾年迈母亲
有人说,兰陵最出名的是蔬菜,最让人揪心的是孩子。据不完全统计,在上海的兰陵人有10万多,留在兰陵老家的留守儿童数量虽未具体统计,但也不在少数。家住兰陵县南桥镇的晓慧,就是这些留守儿童中的一个。
据晓慧的爸爸姜先生介绍,在晓慧3岁的时候,自己和晓慧妈妈因感情不合离异。随后,晓慧的妈妈改嫁,自己跟朋友外出上海做蔬菜生意,晓慧则留在老家由孩子奶奶照顾。也是从那时起,晓慧成了留守儿童。
兰陵距离上海近600公里。多年来,姜先生一直在上海做蔬菜生意,晓慧仍然留在老家和奶奶同住。“每到寒暑假,孩子都会给我打电话让我回去接她,但是我生意太忙了,实在顾不上。”姜先生说。
据姜先生介绍,自己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也已经 73岁。下学期晓慧就将升入小学三年级,懂事的小姑娘学习成绩优异,除了能自己做好作业,还能帮助奶奶做家务。平日里,奶奶从别人那里接了手工活儿拿回家去做,每到暑假晓慧也都抢着帮忙。
“暑假和平时没有什么不同,如果非要说不同,那就是这个暑假里孩子9岁了,在帮我照顾老母亲。”姜先生苦笑着说道。每到暑假,姜先生更加挂念孩子,但是因为生意忙,也只能通过电话、视频来和孩子交流。
忙碌
短暂团聚后,儿子上了免费暑假辅导班
同样,家住兰陵县下村乡的小臧也是留守儿童。
2015年,爸爸和妈妈开始到青岛打工,自己和弟弟在村里上小学。每天爷爷都会骑着三轮车将两个孩子送到3公里之外的学校上课,下午准时去接。
这个暑假,妈妈专程将小臧和弟弟接到了青岛。小臧和弟弟第一次来到五四广场,第一次见到大海,第一次和爸爸妈妈一起吃了肯德基。
短暂的团聚之后,妈妈把兄弟俩送了回去,并且承诺如果下学期的考试门门满分,寒假就可以一直留在青岛爸爸妈妈身边。“虽然舍不得和孩子分开,但是我们都有工作要忙,而且乡里开了免费的辅导班,孩子早点回去可以学到更多东西。”妈妈龚女士表示。
原来,这个暑假的下村乡,兰陵县爱心志愿者协会组织了彩色夏令营。来自云南大学、西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多个高校的90多位志愿者在为孩子们免费上课,让这些偏远农村的孩子可以学到专业的绘画技巧,可以练习各种舞蹈,可以听来自不同地区高校的支教老师讲外面的世界,可以为自己插上梦的翅膀。暑假,对龚女士一家来说,带着不舍、无奈,却也感到满足。
记者 徐文敏
新闻推荐
本报7月24日讯(记者吴慧)24日,老子岭3号大桥最后一孔箱梁稳稳落在墩柱上,标志着鲁南高铁RLTJ-3标中交一公局管段内287片箱...
莒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