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搬进社区,我们住的地方宽敞明亮了,暖气和燃气用上了,看病买东西便利了,还能在家门口干点轻快的活补贴家用,这日子越过越好了!”10月15日早上,78岁的费县朱田镇崔家沟村村民李以英像往常一样来到社区居家灵活就业中心,照着刺绣图样做手绣,一天能挣50多元钱。“这样的日子,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李以英说。
该村村支书裴怀前介绍,崔家沟是个挂在山腰上的贫困村落,距离镇驻地15公里。过去,“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娶妻难”是崔家沟村难以解决的五大难题。
2014年初,费县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思路,对崔家沟村实施了整村搬迁,在朱田镇建设了崔家沟社区,共建设住宅楼16栋、社区服务中心1处、老年公寓50套。2016年3月底,崔家沟全村530户一次性整体搬迁。同时,在社区内配套建设了幼儿园、卫生室、购物中心、红白喜事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还为村民免费统一装修、统一供暖、统一物业管理。
“现在孩子上学非常方便,学校就在家门口,可不像以前步行半个多小时到邻村上学了。”村民李德芹说。走在崔家沟社区,身披砖红色外衣的楼房排列整齐,社区环境干净整洁,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村民搬入新社区,就业问题该如何解决?费县在社区周围规划建设了“两园一中心”,即木业产业园、服装产业园和社区居家灵活就业中心。
荷包、虎头鞋、虎头枕、刺绣首饰、儿童夹衣等一系列手绣工艺品都能在社区里的居家灵活就业中心的加工车间里找到。它们色彩鲜艳、造型朴实,图案多样。记者走进车间时,总经理李德学正在整理刺绣成品。他和爱人卞成飞,是中心的负责人。
“社区居家灵活就业中心采取送活到户、培训到家、固定与灵活就业相结合的方式。”李德学说,卞成飞是非遗手绣传承人,许多手绣作品,都是她原创设计出来的,目前有30多种。每有新的手绣方法和图案,车间就有人专门负责传授。“年纪大的一天能赚个50-60块钱,年轻人干得快,一天赚100块没问题。”李德学说,目前中心有2000多人参与手绣传承,带动就业500余人。
此外,木业产业园和服装产业园发展就业前景也很好。据介绍,木业产业园规划占地400亩,已落地企业7家,吸纳320名村民就业,月均收入2800元以上。服装产业园规划占地650亩,已落地服装加工企业12家,吸纳860名村民就业,月均收入3000元以上。
农村大众报记者张婷
通讯员高云野孙维芳
新闻推荐
本报9月24日讯(临报融媒记者刘文超)今天上午,在全国上下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山东省“户户通电”精神教育基地落成仪式...
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