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临沂 今日蒙阴 今日莒南 今日平邑 今日费县 今日兰陵 今日沂水 今日郯城 今日沂南 今日临沭
地方网 > 山东 > 临沂市 > 今日费县 > 正文

70年,他们为千万老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临沂日报 2019-10-14 09:15   https://www.yybnet.net/

在8月24日召开的全市深化医改工作现场推进会议上,市委书记王玉君指出,深化医改是国家大计、基层所需、民生所系,对推进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强化认识、提高站位,进一步增强深化医改的思想和行动自觉,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扛起办医主体责任,始终坚持“公益性”这一根本方向,持续深化医改工作,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为千万老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庆斌在主持讲话中强调,要拧紧责任链、定出时间表、画好路线图,建立“县域一体、均衡发展,强医惠民、共享健康”的医疗服务新体系。要普及应用电子健康卡,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确保电子健康卡发行覆盖人口不断增长,确保医改工作取得最佳效果、老区人民得到更多实惠。

70年沧桑巨变,70载春华秋实,岁月见证了临沂卫生健康事业砥砺奋进、栉风沐雨的历程。而今,一幅共建健康新时代,共享健康新生活的美好画卷,正向我们每一个临沂人徐徐展开——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打开历史的记忆,我们能够知晓:新中国成立初期,临沂地区曾是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的重灾区。多种传染病常有发生,比方说:麻疹、脊髓灰质炎、流脑、乙脑、痢疾、白喉、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等。

经过几十年系统、全面、科学的防治,那些历史上曾经严重危害临沂人民健康的多种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临沂市先后消灭天花、黑热病、丝虫病和疟疾,基本消灭了麻风病,维持无脊灰状态,流脑、乙脑、流感、伤寒、痢疾、麻疹、百日咳等传染病发病率大大降低和明显减少,防病救灾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圆满完成了阻击非典、抗震救灾等一系列应急任务,并有效处置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30余起。

每一项突破性发展的背后,都凝聚着全体卫生健康工作者众志成城的探索,彰显着“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初心。

七十年艰苦奋斗,七十年跨越发展,临沂卫健人经受住了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努力保障着全市人民的健康安全。

七十年厚实积淀,使临沂市的疾病防治一次次站在了更高的新起点上。

□临报融媒记者 王丽丽

“支部建在学科上”、“以人民为中心” ——梳理总结两条成功经验

70年来,从与疫病斗争到为人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临沂市医疗卫生事业成绩斐然。

总结70年医药卫生健康事业辉煌成就的成功经验,取得这些成就的第一条经验是坚持党对卫生事业和卫生工作的领导。为加强党的领导,临沂市卫健部门推行“支部建在学科上”,全市医疗机构现有177个业务科室主任担任党支部书记;为促进民营医疗机构规范发展,市、县两级卫健部门对188个民营医疗机构联系点下派党建指导员。廉政谈话、廉政责任书签订、廉政承诺、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覆盖市直1.2万余名职工。

第二条最大的经验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这表现在降低医院服务窗口高度、体现人文关怀、急慢病分开收治,提高床位的周转率,缩短平均住院日等诸多方面。

为加强县医院的能力建设,解决城乡医疗服务能力差异的问题,临沂市不断推进改革与创新。今年以来,市卫健委先后召开3次专题会议,对全年健康扶贫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安排。先后出台了《临沂市2019年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2019年全市健康扶贫工作要点分工方案》,层层压实工作责任,采取月调度通报措施,督促各县区加快工作推进。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群众看病更加便捷实惠。2019年,是新一轮医改的第十个年头,也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落实年”、“改革推进年”,临沂市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总基调,通过医联体、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更好的惠及民生。临沂市统筹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打造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县域一体化管理、同质化服务,先后出台了《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看病就医便民惠民服务行动计划(2019-2021年)》《关于加强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助推乡村振兴十条意见(试行)》等文件,稳步推进医改迈向大纵深、大综合、大联动,为乡村振兴提供健康保障。

临沂市坚持政府主导,把深化医改作为全市深化改革的重大牵引性、突破性工程,把卫生健康事业作为重要的公益事业、民生工程,扛起政府办医主体责任。2019年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490元提高到520元,基本公共卫生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55元提高到65元。同时,市财政结合省级补助资金,将市管县区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新增补助比例提高到90%。自2019年起,市级财政对新增达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分别给予20万元、1万元的建设补助;县级财政对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每年给予不少于2万元运行补助费用;临沂市积极落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工资政策,纳入县级财政综合预算,2019年按不低于50%比例予以保障。

据悉,今年年底前,临沂市还将在各县区至少建设1处机制完善、成效明显的县域医共体。

临沂市、县、乡三级已全部完成卫生健康资源整合,医保基金筹资规模达到90亿元。全市推广费县医改经验,并在全省率先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全年让利患者1233.18万元;全市推行156个单病种收费,每年减轻患者负担2亿元。全年医疗收入增幅2.51%,远低于国家控制在10%以内的要求。药占比下降到30.13%,耗材占比下降到12.5%。改革医疗设备招标机制,目前已采购项目301个,价格平均降幅15%。

桩桩件件,无不体现为民初心。

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到费县调研时充分肯定临沂市医改经验;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批示“费县的好经验、好做法首先要在山东省全面推开”;在全国深化医改工作会议上,费县作为全国唯一的县作典型发言。

“万名医生下基层”——新起点,新征程

为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临沂市正力争年底前创成国家卫生县城5个,国家卫生乡镇18个,省级卫生乡镇30个,省级卫生村300个,努力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医疗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日益提高,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668处(含门诊部所,含村卫生室5491个),全市卫生从业人员89112人,含在岗乡村医生12969人,卫生技术人员6510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中有执业(助理)医师24308人、注册护士28335人。

这是一支庞大的医疗队伍,为全市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看病就医便民惠民服务亮点频频,不断打造医疗服务的全新格局。

临沂市专门编制出台了《临沂市看病就医便民惠民服务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从门诊、急救、照护等10个方面推进服务能力提升。临沂市计划总投资171.1亿元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目前已为57.39万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健康体检,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5.47%,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

健康扶贫工作持续发力,弱势群体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临沂市对建档立卡的28万名贫困人口实现免费健康查体全覆盖,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全覆盖,免费健康教育、义诊覆盖率97%。保险筹资标准提高到240元/人,筹集保费6529万元。

2018年,据统计,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救治贫困病人69993人,住院救治10万人次,减免费用965万元,贫困人口自付费用仅为8.87%。对全市448名尿毒症患者进行了免费透析,仅此一项减免费用332万元。

截至7月底,全市免费体检21万例;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28万人,其中慢性病特殊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10万例,并纳入定期随访和慢病健康管理服务;全市共开展义诊活动1386次,健康教育1563场次,惠及9万余人次;市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全部落实了“先诊疗后付费”、“两免两减半”政策,截至目前,共为64072名贫困人口减免医疗费用1164万元;今年共为29.2万贫困人口购买了扶贫特惠保险,总保额为10457万元,人均筹资额350元。

如今,“万名医生下基层”活动已经成为临沂市一大为民品牌活动,这一活动通过从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选派万名医务人员组成医疗服务团队,走进基层,为群众编织一张牢固的疾病防治控制网。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558支服务团队、8899名医护人员参加“万名医生下基层”活动,累计服务天数5750天,开展培训讲座3038期,培训72770人次,义诊135231人次,走访患病群众28023户。临沂市还选派44名优秀卫生人才到薄弱乡镇卫生院和重点扶贫乡镇卫生院任“业务院长”。

“名院、名科、名医”——中医药瑰宝引领全民“健康新时代”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近年来,临沂市通过建设“名院”、创建“名科”、培养“名医”,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作为一个临沂人,你可知道临沂市在中医方面有多少“名院、名科、名医”?

建设“名院”——目前,全市有公立中医医院8家,其中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6家,2018年全部通过医院等级评审复审。临沂市中医医院在院外设置提供纯中医药服务的国医堂;平邑县中医医院投资6.5亿元新建东城院区,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设计床位1260张;沂水县中医医院、郯城县中医医院正在建设中,年内将启动使用。全市有14家综合医院、11家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科。

创建“名科”——全市开展市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评选工作6次,临沂市中医医院肛肠科等4个专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国家级中医药重点专科,临沂市中医医院风湿病科等20个专科被省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平邑县中医医院眼科等10个专科被评为山东省优势和特色专科。2012年,临沂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建设,2013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临沂市介绍了国医堂建设经验。2018年,临沂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项目建设。目前,全市10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国医堂,246处村卫生室建设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平邑、费县等6县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培养“名医”——目前,全市有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2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3个,省级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6个,设立石学敏、唐祖宣等国医大师工作室5个、王新陆全国名中医工作室1个。自2003年来临沂市共开展4届市级名中医评选,共评选出193名市级名中医,其中1人被评为山东省名老中医、13人被评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21人被评为山东省基层名中医。名中医们主动开展师承带教,为中医药事业薪火相传贡献心力。市中医药学会组成专家团,开展“中医专家进基层·技术传承沂蒙行”活动,针对10种常见病开展中医药技术培训。临沂市专门设立了“临沂市小儿推拿技术培训中心”,每年拨付20万元用于小儿推拿技术推广培训。

匠心与创新兼具,凭借着深厚的资源、人才优势,眼下,临沂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

“一城一圈,一脉一带” ——加快推进医养健康产业集群

老龄化社会正向我们走来。

统计数字显示,截至目前,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217万,常住老年人数191万余人。

记者获悉,通过在全市设置12处健康养老需求综合评估中心,全市摸排出半失能老人约21.9万人,失能老人约10万人,失智老人约2.3万人。

临沂市现拥有养老机构117个,能够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养老机构数量83个。而目前全市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数为8507人,医疗机构在院老年人数为10881人。

仅从以上数字看,健康养老的供需之间,尚存巨大缺口。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临沂市以健康临沂建设为主线,加快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步伐。

目前,全市实施乡镇卫生院、养老院“两院一体”模式的乡镇卫生院达21家,已有327家医疗机构开通急诊急救绿色通道,为转诊老年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成功实现老年人急救与休养无缝对接。

近年来,临沂市将医养健康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进行部署安排。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将医养健康作为“十优”产业,印发了《全市十大优势产业工作推进方案》《2019年度新旧动能转换“十优”产业推进工作要点》。市委市政府建立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推进全市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市卫健委成立产业专班,编制了《临沂市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构建“一城一圈,一脉一带”产业发展格局。

目前,全市有78个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7个医养结合示范创建县区顺利通过省级评估,4个单位获评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单位。全市实现医养健康产业产值516.3亿元,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医养健康企业9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4亿元。

临沂市大力发展医药、中药材种植、森林康养特色产业集群。全市医药产业形成以鲁南制药集团、山东罗欣药业集团等龙头骨干企业为引领的医药产业集群,形成以平邑金银花、郯城银杏、蒙阴丹参等为代表的区域性产业集群。

“互联网+医疗健康” ——大大提升患者看病就医“幸福指数”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标志着中国卫生事业进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新时代。临沂市医药卫生事业中心也从治疗转向健康,如何借助新时代,尤其是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把70年经验发扬光大,真正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卫生健康模式,是接下来全市医药卫生继续向前迈进的重中之重。

完整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布局,其产品和服务可覆盖药品全产业链、医疗全流程、健康全场景、用户全生命周期,预约诊疗、移动支付、检查检验结果查询,及应用互联网推送、远程医疗这些手段的应用,将大大提升患者看病就医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

据介绍,临沂市以“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百日行动为重点,投入1670万元,扎实开展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智慧医院建设,推动30件实事落地落实。目前顺利完成信息平台一期建设,7家市直医院实现实时数据对接,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平台接入率100%。开发完成“健康临沂”便民服务APP和微信版、网页版,预约诊疗更加便捷高效。

临沂市确立了看病就医便民惠民服务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即年底前全市要实现二级以上医院患者预约率达到75%。

目前,临沂市已经顺利完成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二期工程招投标工作,正在加快推进部署电子健康卡系统。

根据工作步骤,临沂市正在加快协调相关部门发行电子健康卡。

临沂市确立的目标是:年底前实现电子健康卡覆盖50%人口,三级医院下半年电子健康卡就诊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的比例不低于30%。

“互联网+”在医疗健康领域已经在全市展现出勃勃生机。随着“互联网+”便民惠民服务的不断深化,它不但意味着,能够有力地促进全市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对于我们每一个临沂人来说,也将意味着,更加贴心和便捷的医疗服务将变得越发触手可及。

70年全市卫生健康取得的硕果,我们每一个临沂人都是那个幸福的收获者。

新闻推荐

“玲珑轮胎杯”2019山东省垒球冠军赛收棒费县一中队实现卫冕

商报威海消息(记者田延士)9月29日,“玲珑轮胎杯”2019年山东省垒球冠军赛在威海市临港区全民健身中心收棒。经过两天激烈...

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70年,他们为千万老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