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闻 蒙阴新闻 莒南新闻 平邑新闻 费县新闻 兰陵新闻 沂水新闻 郯城新闻 沂南新闻 临沭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临沂市 > 费县新闻 > 正文

朱修美女士国画艺术欣赏 ——朱修美国画艺术赏读

来源:新晨报 2018-10-25 01:01   https://www.yybnet.net/

朱修美:山东临沂费县人。现为中国艺术院美术教育基地大美书画学校校长,临沂市孝文化研究会理事,临沂市老干部书画研究会兰山区柳青分会会长,临沂市道德教育研究会书画摄影教育分会常务会长,临沂大美书画院院长,临沂市直书协会员,《美术报》签约画家。

自幼喜爱美术,自2012年进修于清华美院高研班和北京白云山水画院至今。师从何延喆、霍春阳、高继兴、朱荣华、孙凯、刘怀勇等教授。于北宗山水和白云山水研究继承颇深;花鸟涉猎牡丹、荷花与梅、兰、竹、菊,尤擅工笔和写意竹子,深受社会各界青睐。

作品于2016年获得“天元杯”书画大展二等奖;2007年获得《喜迎香港回归十周年世界华人书画大赛山东赛区》三等奖;2010年《福禄图》获得《全国“人寿杯”》二等奖;2017年至2018年分别入选省展二次;2018年获《美国密根州文化交流》优秀奖;2012年作品和艺历入选《中国书画家大辞典(当代卷)》。《美术报》、《大众画报》、《中国文学》、《人民网》、《齐鲁风采》等媒体专题宣传报道。大量作品被国内外各界人士收藏。

心师造化承北宗  古风新韵见性情

齐石明(山东工艺美术大师) 徐学胜(中国书画报美术评论家)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美术事业有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在每年举办的各级各类画展中,白云山水、青绿山水和金碧山水北宗画派之风,席卷了大江南北,甚或占据了半壁江山,十分令人欣慰。

北宗画派一说,出自于明末大书画家董其昌在所著《画禅室随笔》中,文载:“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著色山水……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在这里,他把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工笔重彩画与青绿山水画算为北宗;把王维的水墨或淡彩画算为南宗。自此,历经千百年来,两派各有辉煌的传承。所谓传承,传薪承接也,作品中既得古人之理又兼具时代气息。时至今日,出生于琅琊古郡的沂蒙女画家朱修美,就是一位优秀的北宗山水画风传承人之一。

朱修美入道国画艺术事业,最先师从我国著名白云山水创始人高继兴先生,心摹手追十余载颇得真传。后转师于清华美院高研班何延喆、刘怀勇教授和中央美院孙凯教授以及花鸟画大家朱荣华等,她谨遵师训,从明清入手,上溯宋元,得以打下坚实的笔墨基础,逐渐形成了自己潇洒意蕴的绘画风格。其作品,无论没骨青绿,还是白云仙渺,都追求造化传神,色彩艳丽,内涵丰富之大美。她注重深入生活与技法创新,用传神之笔描写着自然山川,在现今山水画日渐式微的大背景下,在山和水、气和韵、天和地四方六合之间寻找到了自我。

读朱修美的画第一印象是她与众不同,有自己的个性。她画普通且平凡的自然景色,画竹、菊、梅、兰及山花、野草与禽鸟,用平静的心境,认真细致的笔墨,表达内心的真实性情,作品极具艺术感染力。《山之韵》,这是一幅竖式整六尺青绿加白云技法绘成,画面右上部分悬崖绝蹬,大山巨壑,云中山顶四面峻厚,显得雄奇壮丽,气势磅礴。画面的层次分明,近景有房舍厅阁、溪流;中景有云水缭绕下的石阶、丛林、飞瀑、矮峰和古寺;远景有山峰数座高耸入云。在重峦迭嶂之中有孤立的一峰,秀拔欲动、雄伟峥嵘。山涧有逐级而降的垂流瀑布,水边有巨石突兀,溪流的曲径穿插于山间崖畔。山腰及左下部分有白云环绕的密林,树枝青绿茂盛。整个山势生机盎然,峻峭挺拔,山石质感很强而又富有精神。云气屋宇林木等处处掩映,一派雄伟幽深而又壮美的景象。

这幅画作与古人北宗画法相比有很大区别,画中近、中、远三景在中间以浓重的云水隔开,画面右下角是近景的房宇、松石,恰好与左上方的远景对应。画家采用了平远和对角线的构图设计,这与北宗画派风格相一致。画中有密如雨点的皴纹,以此表现岩石粗糙而坚定的质感。而且,除了点、擢的中锋用笔外,还可见到侧锋斜砍的笔法,承继了李唐《万壑松风图》“小斧劈皴”的绘画技法亦步亦趋矣。

这幅画从画面上看,采用了“正面瞰式”的全景构图,从不同的视点观察和表现房宇、山峰和奔涌的白云瀑布,并把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整个画面的空间层层推进,最高的主峰被置于群峰的簇拥之中,更显的气势磅礴、气象万千,体现了一种“天地山水之无限,宇宙造化之壮观”局面。

从《山之韵》中可以看出,朱修美对自然景象的真实体验是非常深刻的。整幅画笼罩在一片雄伟祥和气氛之中,似乎是在一种盛世繁华的世界中,让人感受安静祥和超脱的空灵之美。

中国山水画是美术史的大科,其文化内涵远大于绘画本身,而其绘画技法难度甚或令许多学子望而却步。沂蒙女画家朱修美可谓一位迎难而上,谨遵高继兴、何延喆、孙凯、刘怀勇师言,得以打下坚实的笔墨基础。她钟情于设色布彩技法,渐而形成了自己潇洒、空灵的绘画风格,其作品追求造化传神,色彩雅丽的祥和氛围境界,已被业内人士所高度推崇。

“顶天立地而不曲,亮节高风而自廉”。一幅好画,耐人寻味,看着舒服,寄情壮怀,原因全都源于内在的人文涵养。修美爱竹、画竹,已是众人皆知的美誉,也是她步入画坛经久所好的得意之作。这也是她“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的人生历练所得。

从古至今,许多画家喜爱画墨竹,其中固然佳作如林,但是千人一面比比皆是。或几茎竹竿或夹以寿石或补以兰草,返来复去,只不过变换一下构图而已,很少有新的突破。本来题材无所谓新旧,而画家要就同样题材能见前人之所未见,想前人之所未想,那就依赖于画家的人文修养啦。

朱修美善于用朱砂、曙红重彩绘竹,间或青绿翠竹,既不是折枝小品也不是率意而为的即兴之作,处处体现着画家一笔不苟的严谨创作态度。她十分注重画竹先立竿,竿有粗细、浓淡之分。画竿成组,疏密穿插,劲挺峭拔,相得益彰;在空气透视法的布陈下,多以修长的竹笋贯穿枝叶之中,丰富了繁茂常青的生机无限意境。修美画竹,笔墨生动娴熟。尤其是竹叶的撇法肥瘦得宜潇洒有力,摇曳生姿美不胜收。无论单叶或组合,都合乎传统规范,画来十分精熟灵活。尤其是那些小枝细叶的穿插,不仅连缀了竹叶和竹竿,其艺术效果更为玲珑洒脱。画竹的过程也是书法基本功的训练过程,修美绘竹和写字一样,都是一气哈成画出来的,从未描来改去,这对于提高线条的表现力和补叶的组合技法十分有益。另外,修美绘竹的特色在于一部分竹叶、竹笋和石块中掺有赭黄色,表现出传统花鸟画未曾表现过的阳光投射感,点出了旭日初升的特定时间。通过春笋和阳光的描绘,寓意春天的早晨来临了。

新闻推荐

费县长寿形象标志获国家版权保护

本报10月22日讯(记者崔洪英)近日,费县长寿形象标志通过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审核,获得国家版权保护。据悉,该作品以“长寿之乡,生...

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朱修美女士国画艺术欣赏 ——朱修美国画艺术赏读)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