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9月21日四版)
三、中共导河特别支部开展的活动
中共导河特别支部建立后,首先出版了由李剑虹主编的石印旬刊《工农之声》。响亮地提出了“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等革命口号,给临夏各族群众以很大的鼓舞。特支经常组织群众集会,发表演说,宣传革命道理,教育启发人民群众为自身解放而斗争。
中共导河特支在进行革命鼓动工作的同时,在凤林高等学堂建立了革命青年的进步组织——青年社。入社的有鲁成明、魏秉仁、李建章、胡廷宝、牙鸿伟(牙含章)、王彦昇、刘应虎、杨定仁、刘盛文、小学教员邓豪杰等人。青年社成立会上,胡廷珍介绍了北伐战争发展的形势,号召青年们“以俄为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青年社的学习教育工作,主要由李印平主持,他不定期地多次给青年社社员讲授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史,启发青年们对共产主义的思想认识。特支成员杨松轩还组织杨定仁等人编演文艺节目,开展革命宣传。1927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时,青年社在临夏陕山会馆演出了小话剧“斗地主”,剧情反映了地主是怎样富的,穷人是怎么穷的,号召穷人起来打倒地主劣绅。这出小话剧的演出,在临夏引起了强烈反响,使地主豪绅感到惶恐,各族群众耳目一新。
蒋介石集团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奉系军阀张作霖和蒋介石遥相呼应,也开始了血腥的大屠杀。4月28日,中共北方区委负责人李大钊等20名革命者在北平被奉系杀害。消息传来,临夏进步青年无不感到悲痛和愤慨,5月7日,在胡廷珍及中共导河特别支部组织临夏各族各界群众600多人,在东关庙广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进步青年学生身着蓝色服装,臂佩黑纱,脚穿白鞋,会场上挂满了机关、团体、学校敬献的挽联、挽幛,国民军联军驻临夏部队的官兵也参加了追悼会。追悼会由杨松轩主持,胡廷珍亲笔为追悼会书写了“李大钊烈士精神不死”的横额挽幛,并在追悼会上介绍了李大钊的生平事迹和革命精神,揭露、控诉了北洋军阀的暴行,号召广大人民继承和发扬李大钊的革命精神,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进行到底。会后,青年社的社员们整队进行游行,在临夏各界造成了群众性声讨反动暴行的巨大声势,扩大了政治影响,使深受苦难的临夏各族人民受到了教育,使广大青年进一步提高了反帝反封建军阀,为革命事业不怕流血牺牲的斗争觉悟。但也使共产党员的秘密身份被暴露,造成后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中共兰州、导河、平凉特支成立后,在甘肃各地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有力地推动了甘肃革命形势的发展,同时也使国民党右派惶恐不安,他们惊呼:“胡廷珍等抵甘后,大肆活动,组织CY(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年学生参加者甚众,并分布甘肃临近各县。甘肃全境已充满赤色恐怖……”。
四、中共导河特别支部遭敌破坏
在蒋介石集团发动反革命政变之后,冯玉祥也逐渐公开走向反共道路。经过郑州、徐州会议和武汉“分共”会议,蒋介石、汪精卫、冯玉祥合流,共同策划反共,革命形势急转直下。刘郁芬按照冯玉祥的指令,于1928年春,在甘肃开始“清党”,加紧搜捕共产党人,致使许多共产党员、青年社社员被捕被害。张一悟、胡廷珍、王孝锡等共产党人被反动当局通缉“严拿”。7月,杨松轩、李剑虹、傅琇等先后被捕入狱,杨松轩、李剑虹分别判刑八年。此前,李印平被调离临夏随军东征。至此,中共导河特别支部被敌破坏,青年社亦被解散,被迫停止活动。
1927年5月,中央决定成立中共陕西省委,接管中共陕甘区委的工作。
1927年8月,根据中共陕西省委的指示,胡廷珍与王孝锡到宁县坚持斗争。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胡廷珍和王孝锡等商议决定他离开宁县,经天水、临洮等地秘密回到临夏开展武装斗争。此时,胡廷珍的家产被全部查抄,他的姨父鲁效曾、妹夫黄国祥遭到国民党军警人员的严刑拷打,逼问胡廷珍的去向,其他亲戚家中均遭到搜查。面对白色恐怖,胡廷珍毫不畏惧,他白天隐蔽,夜晚活动,秘密串联,准备恢复党组织,发动回、汉群众进行武装起义。
冯玉祥倒向蒋介石方面后,驻甘肃的冯部军队大肆征兵,扩充实力,赋税徭役,铺天盖地,横征暴敛,人民大众苦不堪言,冯军与各回族军阀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1928年4月,冯军驻临夏赵席聘部借口回族群众造反,残酷地对当地回民进行镇压,激起了广大回族民众的义愤。这时,在地方军阀马麒部下任营长的回族军官马仲英在青海西宁武装暴动,矛头直指冯军。起义部队途经循化,进据临夏西乡、南乡一带,得到了回族群众的积极响应,势力大增。马仲英自立为“黑虎吸冯军”司令,提出了“不杀回,不杀汉,单杀国民军(指冯部)办事员”的口号,带领回族起义民众围攻临夏城。甘肃当局十分惊恐,借机大搞反共宣传,造谣说马仲英起事与胡廷珍等共产党人有联系,企图把冯部挑起的回汉大屠杀,激起的兵变、民变,转嫁到共产党身上,并加紧搜捕胡廷珍。
为了暂时躲避反动当局的疯狂搜捕,1928年8月,胡廷珍化装成粜粮的农民,离开临夏城,前往永靖炳灵寺一带活动。他化名王文,时而扮成和尚,时而扮成商人,来往于甘沟寺、叭咪山、永登唐塔山及青海保安等地,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扩大政治影响。1929年初,胡廷珍在黄茨滩(今永靖县盐锅峡镇黄茨村)约见田志仁,告诉他已联络部分回、汉农民,准备起义,想让田志仁联络王孝锡,一同来组织发动。田志仁在兰州得知王孝锡、保至善已被反动当局杀害,遂返回告知胡廷珍,胡廷珍悲愤地说:“革命的儿子娃,一定不忘阶级仇”。此时,中共陕西省委遭到严重破坏,胡廷珍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为接上党的关系,胡廷珍决定经新疆去苏联。1930年3月,胡廷珍携妻子儿女辗转到达迪化(今乌鲁木齐市)。新疆省政府主席金树仁已收到甘肃反动当局对胡廷珍的通缉令,将胡廷珍逮捕,打算就地处决或押送甘肃。金树仁是甘肃永靖人,在临夏城内曾教书多年。在与胡廷珍认识的一些甘肃老乡劝说下,金树仁暂且答应让胡廷珍携家眷在玛纳斯县(今绥来县)自谋生路,对其监视居住,限制自由。胡廷珍遂以开杂货铺谋生,筹集去苏联的路费。1933年农历二月,由河西进入新疆的马仲英部连续攻陷吐鲁番、鄯善后,准备绕道进攻玛纳斯县。金树仁害怕胡廷珍与马仲英取得联系,遂令玛纳斯县当局将胡廷珍扣押在旧城县衙内,后将其枪杀。
五、中共导河特别支部的影响
中共导河特别支部从建立到被破坏仅仅存在了一年多的时间,却在临夏各族人民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革命影响。它把党的主张、马列主义思想撒在了临夏的土地上、传播在人民心中。中共导河特别支部点起的星星之火,为党在解放战争时期重新在临夏各地建立、发展党的组织和人民革命斗争播下了种子,创造了有利条件。(州委党研室供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施秀萍)近日,由刘家峡书画院举办的交流笔会活动在永靖县举行,来自甘肃、青海两地的20余名书画家在美丽的黄河岸边,以笔墨传情,抒发对祖国的深情祝福。成立于2015年的刘家峡书画院,以“集大众...
永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永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