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新闻 临夏县新闻 康乐新闻 广河新闻 永靖新闻 和政新闻 东乡族新闻 积石山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临夏州 > 永靖新闻 > 正文

每户到户一万元干部帮百姓花钱——永靖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持贫困户脱贫纪实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2016-05-24 23:5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罗玉珍刘延海通讯员范相英

【核心提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根据不同村的实际情况和贫困群众的真实意愿,选准群众最迫切最需要的扶持项目非常关键。

在***精准脱贫中,永靖县通过制定适合贫困户自身实际、含金量高的扶贫“项目菜单”,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补助资金1万元,带动群众投资投劳近1.5亿元,政府的小投资在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在全省尚属首次。

在永靖县采访精准脱贫工作时,记者注意到每个双联帮扶干部手里都有一份***“项目菜单”。这份扶贫“项目菜单”上罗列着种植、养殖、技能培训等20多道“菜”,每个贫困户可以在这个“菜单”上自主选择一项或多项适合自己“胃口”、总资金额为1万元的“菜”。

据了解,与省内其他县市制定的扶贫“项目菜单”不同的是,永靖县的这份扶贫“项目菜单”的“菜”钱,则由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只要贫困户在乡镇和帮扶干部的监督指导下,按照扶贫“项目菜单”的要求实施,事先打到贫困户“一折统”上的1万元到户资金贫困户就可以支取了。

一份特殊的“菜单”

眼下的永靖县,正是草莓、西红柿、西甜瓜、辣椒等蔬菜瓜果大量上市的季节。日前,在太极镇大川村二社采访时,村民孔令西在自家新建的钢架西红柿大棚门口正仔细地算着这几个月来的收入。

孔令西告诉记者,从3月份到5月20日,他的珍珠西红柿已经卖了1.3万元。孔令西指着眼前年初改建的钢架大棚说:“这座棚是用政府补助的1万元专项扶贫资金搭建的,牢固防锈,又能抗风,以前的大棚特别容易断,下雨下雪,大棚就塌了。”

孔令西说:“有了1万元的补助资金垫底,我和妻子商量着在马路旁边租了一块地搭建了一座大棚,用来种草莓,想借靠已经在我们大川村形成气候的‘采摘经济\’挣些钱。现在草莓采摘一斤能卖30元,今年清明节到现在,我的草莓棚已经收入了1.7万元。”

孔令西一家5口人,只有4亩水浇地,虽说种了近10年的蔬菜,但这几年一直在供两个孩子上大学,加之他患心脏病做了支架手术,家里支出很大,日子也过得紧巴巴,是一个典型的因学因病致贫户。在被确定为***户后,联系孔令西的镇村帮扶人员拿着1万元的扶贫“项目菜单”让孔令西和妻子选择,夫妻俩毫不犹豫就“点”了大棚种植这一项。

围绕产业扶贫和贫困群众增收,永靖县针对以往扶贫项目难以到户、不和群众胃口的弊病,按照“菜单式、钱到户、重造血”原则,根据不同的村情实际和贫困群众意愿,筛选群众最迫切最需要的扶持项目,按照户均补助1万元的标准,制定了包括种植、养殖、技能培训在内的20项《永靖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到户扶持项目菜单》。

许多贫困户想发展产业,就卡在了缺钱上,特别是缺少启动资金,而永靖县扶贫“项目菜单”在有效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自主创业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的同时,也点燃了贫困户创业发展、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陈井镇大岭村四社的贫困户褚积流一家,这几年主要靠种地和4口人的低保金及自己到兰州打小工来维持,日子过得十分拮据。由于从小跟父亲养过羊,积累了不少养殖经验,成家后他一直想通过养羊来改善家里的生活状况,但苦于没有发展资金。

去年褚积流一家被确定为***对象后,镇上按照“摸清底子、建档立卡、因村施策、一户一策”的办法,根据他家的现状,帮助选择了养羊增收的扶贫项目“菜单”,买进了4只小尾寒羊,这才圆了他的“养殖梦”。去年,褚积流一家的家庭可支配收入达到1.24万元,一下子就脱了贫。

“要不是政府给了我1万元的补助资金,我还不知何时能发展养殖业呢!这一切还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褚积流欣喜地说道。像孔令西、褚积流一样,永靖县扶贫“项目菜单”的受益贫困户目前达到7404户。

一个脱贫的产业

贫困户之所以贫、之所以困,就是因为没有“第一桶金”,让很多想法都停留在纸上。然而,给钱给物只能管一时,这不是治本之策。要战胜贫困,长远发展,就必须赋予贫困人口发展致富的能力。

永靖县委副书记、县长张自贤认为,扶贫开发不能一味地“输血”,得让贫困户自己会“造血”,使其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永靖县东部干旱山区的陈井镇属于“兰州百合”原产地,除了劳务输出,百合种植是这里群众增收致富的最大产业。

陈井镇大岭村三社的唐忠军一家6口人,有耕地6亩,由于小时候腿部做过手术,留下残疾,不能外出务工,全家人的生活只能靠种地维持,还要供两个女儿上学,生活比较困难,但贫困并没有禁锢住唐忠军的致富梦想。在***中,帮扶干部根据唐忠军的意愿制定出扩大百合种植面积的脱贫计划,选择了增加百合2亩的扶贫“项目菜单”。

“去年,我用政府给的这1万元钱多种了2亩多百合。现在我家的百合面积有4亩,有一年的,也有两年的,明年将陆续上市。到时如果市场行情不出大的波动,百合一定能卖个好价钱。”在自家的百合地边,看着长势喜人的百合,唐忠军笑着说。

对于刚起步的贫困户来说,扶贫“项目菜单”称得上是雪中送炭,而对于那些有一定发展基础的贫困户来说,扶贫“项目菜单”可谓是锦上添花。新寺乡是永靖县西部干旱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乡镇之一,这里群众的脱贫路子基本上就是外出打工、传统种植和牛羊养殖。

李国强是新寺乡崖头村九社的***户,因为家里的老人身体不太好,这几年他很少外出打工,就在家里养了几只羊,搞起了养殖业,但日子还是紧巴巴的。他想扩大养殖规模,多赚些钱,就是没钱买羊。

去年,在帮扶干部的帮助指导下,李国强从20道扶贫“项目菜单”中选择了养羊。当问及为什么选择养羊时,李国强说:“当时选择养羊,主要是因为我有养羊的条件和基础。”

确定了具体的扶持项目,李国强随即扩建了暖棚圈舍,用1万元补助资金买了10只良种羊,现在羊存栏量达到100只,成了村上最大的养羊户。紧接着,李国强又与当地的一家规模养殖公司签订结对帮扶养殖协议,将5万元***贴息贷款注入到了这家养殖公司。这样,李国强不但可以领到养殖公司的年底分红,还从养殖公司“认领”了一定数量的羊崽和小牛犊,经过几个月的育肥后由养殖公司以让利价格统一收购。李国强喜滋滋地告诉记者:“我们只需要专注养牛养羊,至于销路,不用发愁,由养殖公司负责,目前我们的发展前景很好。”

资金到户,项目跟进,促进发展产业,稳定增加收入,贫困群众有了脱贫致富建小康的依托,建小康的信心更加足了。

群众“点菜”政府“买单”

说起永靖县的这份扶贫“项目菜单”的制定,长期在乡镇一线工作过多年的永靖县扶贫办主任党文发深有感触。

“贫困群众往往是比较现实的,或者说是短视的,他们没有耐心听高大上的规划,最能触动他们的就是看得见的改变,摸得着的利益。党文发说,这份扶贫“项目菜单”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贫困群众的需求能够较快的得到满足,贫困群众经济状况的改变也是可感的。

据了解,永靖县的这份扶贫“项目菜单”的“菜”有20道,小到全膜旱作农业种植补助、贫困青壮年清真烹饪短期培训,大到良种牛羊补助、百合种植、钢架大棚补助等,补助资金从100元至1万元不等。

“不代群众决策,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老百姓觉得自己能通过什么方式才能致富,就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党文发说,把到户扶持项目的选择权交给贫困户,同时把“项目菜单”的“菜钱”事先打到贫困户的“一折统”上,让贫困户对实现脱贫心里更加有底了,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奔头”。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由群众“点菜”,政府“配菜”,永靖县对问需式扶贫“项目菜单”的阐述很简单。

坪沟乡党委书记崇复强告诉记者,扶贫菜单上的项目是由政府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如何帮助群众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帮扶干部的作用显得很重要。甘肃刘化(集团)公司双联驻新寺乡帮扶干部李卫权认为,“项目菜单”上列的扶持项目虽然都来自群众,但群众在真正选择的过程中,有些群众就开始犹豫起来。这个时候,帮扶干部的作用就是再次帮助贫困户分析自身实际,让贫困户真正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项目。

那么,如何保证贫困户将所点的“菜”都真正用到脱贫上?作为“配菜”和“买单”的政府又如何去衡量呢?

“扶贫开发,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新寺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马青年说,“到户1万元,并不是将1万元直接发到群众手中,而是监督指导贫困户通过这1万元完成一个发展项目,培育出一个致富的产业!”马青年说,群众在“点菜”以后,贫困户在乡镇和帮扶干部监督指导下自己来实施所选的扶持项目,经乡镇验收合格签字后,事先打到群众“一折统”上的这1万元才能支取,这样就保证了这笔资金真正用到了贫困户的产业发展上。2015年,永靖县按照户均补助1万元标准落实到户扶贫“项目菜单”资金3640万元,帮助贫困户新建暖棚圈舍1149座,引进良种牛647头、良种羊12858只,种植中药材1452亩、百合842亩,使3640户建档立卡户通过***“项目菜单”逐步走上了增收致富路。2016年,永靖县将再筹3760多万元资金,对列入今年的3764户预脱贫建档立卡户,继续按照扶贫“项目菜单”,实施每户补助1万元的到户产业扶持项目。

“外部帮扶是条件,自我奋斗才是根本。贫困群众既是扶贫开发的受益主体,也是扶贫开发的实施主体。”党文发告诉记者,“搞好精准脱贫工作,就要充分调动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始终在参与***过程中唱主角、当主体。”

群众“点菜”“掌勺”,政府“配菜”“买单”。永靖县这种菜单式参与式造血扶贫极大地调动了贫困户发展富民产业的积极性,变“要我富”为“我要富”,带动群众投资投劳近1.5亿元,有效解决了扶贫资金不足的难题,使有限的财政扶贫资金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群众真正成了扶贫攻坚的主角。

新闻推荐

环湖赛开启"甘肃之旅"

选手在有“最美公路最美公路””之誉的兰永公路上骑行之誉的兰永公路上骑行。。本报记者王亚蓓摄本报记者王亚蓓摄本报临夏讯(记者王亚蓓)7月24日,2016第十五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永靖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永靖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每户到户一万元干部帮百姓花钱——永靖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持贫困户脱贫纪实)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