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临夏 今日临夏县 今日康乐 今日广河 今日永靖 今日和政 今日东乡族 今日积石山
地方网 > 甘肃 > 临夏州 > 今日临夏 > 正文

脱贫村的“拉面”故事本报记者 赵淑娴 马丽亚

来源:民族日报 2019-05-19 09:24   https://www.yybnet.net/

“中专毕业那年,我待业在家,父亲贷了些款养牛,由于缺乏养殖技术,牛得了病,把全家的积蓄都赔进去了,这让本来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后来,为了还上贷款、改变全家人的生活,要强的父亲又从信用社带了3万元贷款,带着我和弟弟南下投奔在湖北开牛肉拉面馆的亲戚,没想到,这一去就是十来年。”已过而立之年、家住临夏市枹罕镇青寺村的马元福当年背井离乡,通过苦心经营,将牛肉拉面馆从湖北开到湖南,如今在湖南站稳了脚跟,“一碗拉面”彻底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

日前,记者来到青寺村釆访,干净整洁的乡村小道上各种汽车来来往往,一栋栋漂亮的平顶房错落有致,与远远近近的田野构成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在青寺村党支部书记杜连海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马元福的家,这是一幢阔气的二层小洋楼,庭院里种满了各种花木,一辆小轿车停放在院中,让人感受到一种富裕祥和的气氛。马福元说,再有十多天就到开斋节了,他带着家小从湖南回到家乡准备过节。

回想起当初刚去湖北开店创业的日子,马元福感慨地说:“刚到湖北,在亲戚的帮助下开了第一家牛肉面馆,我每天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12点,除了倒茶端饭打下手,我还要学习拉面技术,当时没有空调,在38度左右的高温下学做来面,热得满头大汗,一天下来脚都疼得站不住。”

苦尽甘来。凭着敢拼敢闯的创业决心,几年下来,马元福积攒了一些经验和资金后,又转战湖南,在这里他和弟弟一人开了一家牛肉拉面馆。现在,马元福一家早已将打拼十多年的湖南当作第二故乡,融入当地的生活,生意逐渐稳定。

在马元福、包小云、张海比等最早一批到湖北、湖南开饭馆的村民们的带领下,青寺村现在又有许多群众加入了开拉面馆的队伍。目前,全村有80多户群众到福建、江苏、四川、云南等地开拉面馆,有200多人去拉面馆打工。

“正是‘一碗拉面’让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拉面村’‘轿车村’‘小康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些走出去的群众,思想、观念、素质、精神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回到村里都会给其他群众讲述致富的好经验。”杜连海高兴地对记者说。

马元福说,现在,湖南过半的拉面馆都是临夏人在开,2017年,他们自发成立了“牛肉拉面协会”,共同维护大家的利益。在致富的过程中,临夏籍“拉面人”多次投身公益事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令马元福最骄傲的一件事情就是,2017年7月,湖南省遭遇洪灾,在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所有临夏籍“拉面人”关掉店面,自发奔赴灾区一线抗洪救灾,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市民的赞扬。“我们生活打拼在这个城市,得到了太多人的帮助,现在为第二故乡做一点贡献,我们都很高兴,作为临夏人我们绝不给家乡丢脸。”马元福深情地说。

如今,青寺村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一碗拉面”走出农村、走进城市,摘掉了穷帽子,迈向了小康路。“希望政府能多从政策、资金、项目、培训等方面鼓励和扶持发展拉面经济,让更多群众通过‘一碗拉面’走出脱贫致富的新路子。”马元福说出了自己最朴实的想法,这也是青寺村群众的希望。

新闻推荐

王玺玉在临夏州调研时强调着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新时代地方立法质量

本报讯(记者马博文)5月15日至16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王玺玉带领调研组,深入临夏州就做好地方立法工作、开展宪法...

临夏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夏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脱贫村的“拉面”故事本报记者 赵淑娴 马丽亚)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