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新闻 临夏县新闻 康乐新闻 广河新闻 永靖新闻 和政新闻 东乡族新闻 积石山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临夏州 > 临夏新闻 > 正文

故乡,在那一缕炊烟中◇王发茂

来源:民族日报 2019-01-15 09:24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读王维的诗句“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每每被农村的物象拨动心弦,田园风光不止一次入我之梦,田园意境不止一次使我迷恋,尤其是傍晚各家烟囱冒出的炊烟,使我对故乡平添几多念想。

几十年的漂泊,我已疲倦了在外的生活,因之读到这样的诗文,感怀不已。

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沟一岔,尤其是炊烟似一幅泼墨山水画,时常若隐若现,时常萦绕脑际,使我久久难以释怀。

故乡的炊烟如诗一样动人,如酒一样醇香,动于情沉于心。

清晨,狗儿的汪汪声,鸟雀的聒噪声,加上埘架上的鸡叫,把酣梦中的人们唤醒。然后,又渐趋寂静祥和。此刻,不再担心闹市的喧嚣,不必挂心单位的劳心。

天空似乎大多时候有着云朵,山沟似乎少不了野兽的窜逃,虽不比桃源中人一样悠然自在,但也恬淡安适。若遇上雾蒙蒙的天气,山和树隐在其中,仿若仙境一般,着实让人心境畅然。

鸡鸣犬吠,惊扰酣梦。父母也早起干活了,而我们小孩子,执鞭敲醒牛羊,在一声声吆喝声中,走出深巷,送牛羊上坡。顺便挎着竹篮,捡拾牛粪。露珠滴溜溜的挂在草尖上,不知不觉沾湿裤脚,布鞋也时常湿漉漉的,让人好不自在。最喜欢采摘山丹花,扎成一束,用绳子绑缚在竹篮上,等到回家时,小心地插在玻璃瓶中。

当太阳冲破地平线的那几层薄云时,我们眺望家的方向,土房顶的烟囱里冒出一缕缕炊烟。有时低低地笼罩在屋顶,有时顺着风的方向朝远处飘逸。小孩子喜欢幻想,那些炊烟,缥缈不定,绕着树尖,仿若多情的女子,搔首踟蹰,妖娆妩媚。炊烟浮起,我们尽可想象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尽可想象父亲磨着镰刀准备割麦的情景。随着炊烟不见踪影,我们的肚子也开始饿得叫唤,就等候母亲爬上梯子,叫唤我们。

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炙烤大地,割麦的人们不得不走出麦田,圪蹴在树荫下歇凉。此刻,母亲回家准备午饭,我们就看着屋顶再次冒出轻薄的炊烟,眼中蓝天与炊烟结伴而行,如诗如画。炊烟诱人,如同穿着白裙的仙女在蔚蓝的天空中翩翩起舞。

而那时,我们看到炊烟,就想起脆香可口的白面馒头,想起母亲为我们煎炒的辣椒菜。有时候,炊烟里飘来炒鸡蛋的香味,那定是家里有亲戚来帮忙割麦了;有时候,炊烟里弥漫着肉香,那是因为劳累时父亲对家人的犒劳,不过极少有此待遇。

夕阳西下,余晖洒落水面,有一种“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美感。西边天际,晚霞五光十色、绚丽斑斓。随着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的屋顶升起了炊烟。炊烟直冲云端。余晖浸染,炊烟像五彩的丝带,飘逸在农家上空,飘逸在一棵棵树梢上,弥漫在整个小村落。此时,村落显得异常热闹。我们这些贪玩的小孩子就会忙不迭地赶着牛羊,唱着刚刚学会的几支歌曲往家里赶。炊烟仿佛召唤着我们,母亲似乎召唤着我们,家人似乎召唤着我们,这炊烟里寄托着父母亲、爷爷奶奶的温馨与期盼。觅食的鸡鸭从田垄间回埘了,叽叽喳喳,咕咕嘎嘎,演奏着不和谐的交响曲。奶奶便端出秕麦粒,撒向院子,让它们争抢觅食,霎时热闹非凡。又不知从哪里窜出的狗儿猫儿眼睛直勾勾地瞪着,有点嫉妒。

故乡的炊烟,在我是一种激励,是我负载着家人的一份寄托、愿望、期待。

记得上小学时,一旦统考,我的成绩总会名列前茅,每学年结束,总会从学校领回一张边框镶嵌着齿轮和麦穗的红色奖状。这在我们祖辈未曾读过书的村子里来说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老人们戏谑说,我是受到祖先的恩荫了;给我爷爷奶奶看过风水的阴阳先生,每次夸口说,你们家族必有贵人出,我没看错这个风水宝地吧。不过直到今天,我都觉得自己有负于老人们的期望,稀里糊涂在外闯荡三十多年,到头来只当了个娃娃头,没能给家乡人带来什么福祉,也没有给大伙带来什么荣光。

每次领到奖状,村子里的同班孩子们,在我家门口喊着说:“叔叔阿姨,你们的耳朵立起来了。”听到这话,母亲甚是高兴,觉得这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情,然后嘱咐我用面糨糊把奖状贴在屋子里毛主席相片下方的泥墙上。母亲一高兴,也会做一顿我最爱吃的玉米面搅团。在20世纪那个缺衣少吃的年代,能吃到搅团,那味道,那感觉,比起今天的山珍海味还要香甜可口。

后来,我考取了临夏师范,毕业后常年工作在离家几十里的地方。但总有一种念想,念叨着故乡的炊烟,念叨着山坡上吃草的牛羊,念叨着可以滑冰的黄河冰面,夏天在河里游泳时的惬意……正是它绚丽的色彩和独特的味道,勾起我浓浓的思乡之情。有空的时候,我就会回乡,在家乡的小径上流连,闻一闻炊烟里熟悉的青草味,听一听树梢上鸟雀清脆欲滴的鸣唱。

工作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家乡没通公路,我回家要翻山越岭,徒步行走。在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上,驻足俯视那陷在悬崖底下的老屋,细细地欣赏土屋顶上冒出的炊烟,看它袅袅于白杨杂着柳树的林子间,舞蹈于半山腰、冲上蓝天白云间,觉得有一种亲切感,有一种重逢后的喜悦。因为,那炊烟里有我爷爷奶奶、父亲母亲的呼唤,有我情同手足的发小们的等待。

我还没走进屋子,便闻到了厨房里飘出的蒜泥味、油泼辣椒味。母亲在灶头上忙活,在烟熏火燎中拭着眼泪,拨弄着锅铲,把对儿子的爱煎炒在那几道简单而又朴实的香喷喷的菜肴里。父亲忙着烧茶,从火盆里冒出的浓烟,在堂屋里缭绕,然后顺着门顶的风窗溜出,在椽子底下徘徊,所以,那时每家每户的屋梁和檁椽,被熏得乌黑油亮。我急着去灶房看母亲的饭菜,急着父亲的茶水尽快倒进茶缸里。我喜欢听父亲讲过去的故事,讲爷爷奶奶们的酸楚生活,父辈们出外讨乞的艰辛。我想,这就是伟大的父爱母爱吧,在饭香里体味着他们的关怀,在故事里寄予着对我的期望,在微笑中感受着家的温馨。

现在,每当我回味着三十年前的生活,那份和谐与恬静,那种炊烟熬煮的饭香,那些有父爱母爱的温馨。无时无刻激励着我好好工作,珍惜当下的生活。

父亲老了,母亲老了。每次回到老家,总听到父亲的叹息,母亲的唠叨。是啊,生活好了,而父亲母亲,还在下地劳作。分房另居之后,与弟弟一起生活的老人,因为弟弟弟媳常年出门在外,几亩农田还要他们劳作。老人们的身体日渐消瘦,体力日渐不支。但因为弟弟的三个孩子还在上大学,家里就剩两个老人,春种夏收,家务活儿,一应需要照料。

我知道,家里完全可以用电灶烧饭做菜烧水,但老人们勤俭惯了,总会用灶房的大铁锅做饭。屋顶上总有袅袅的炊烟升起,这炊烟里有着父亲母亲的勤劳的影子,这炊烟里有着他们难忘的苦日子。

现在我住在高楼里,倚窗眺望远处的村落,每每看见炊烟升起,我就会想起故乡,想起灶屋里忙碌的母亲,火盆里烧水的父亲,更想起老屋上空飘起的那缕缕炊烟,想起那炊烟里蕴含的乡情。

故乡啊,我朝思暮想的地方,我何时叶落归根,再享炊烟缭绕的温馨日子?

故乡啊,我多少次在梦中吟诵王维的诗句“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新闻推荐

省委考核组来临夏州考核法治建设工作

本报讯(记者马健)1月11日,省司法厅党委委员、省委依法治省办第五考核组组长韩全利一行来临夏州考核2018年度法治建设工作,并...

临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故乡,在那一缕炊烟中◇王发茂)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