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红红)今年以来,临夏州通过引进企业援助创办、扶持创业能人带办、牵线搭桥网上联办等多种方式,积极打造扶贫车间,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坚持因地制宜,着力打造就地就近就业的扶贫车间。针对部分贫困户劳动力年龄大、没有知识、因病因残不能外出等实际,依托农副产品加工、民族特需用品、布鞋加工、旅游纪念品等特色产业,开展生产加工技能培训,引导和鼓励贫困户发展家庭作坊式加工,计件式支付加工费,贫困户不出家门每月就能挣1500元至2000元。
坚持筑巢引凤,着力发挥政策优势助力打造扶贫车间。为了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扶贫车间建设,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四不一补”优惠政策,即:地不要钱、房不要钱、水不要钱、电不要钱,并全面落实就业奖补项目。同时,引导扶贫车间企业积极吸收带动贫困户就业,使吸收带动贫困劳动力比例达到了40%以上。
坚持培训为先,着力促进贫困群众实现技能就业创业。把贫困群众技能培训作为推进扶贫车间发展的有效突破口,制定培训计划,各县市有针对性地开展电商人才、“两后生”、贫困户妇女等多类型、多层次“订单式”培训活动。采取“请进来培训、走出去学习、县内企业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借助龙头企业和电商企业,大力开展技能培训。
坚持模式创新,着力推进扶贫车间健康有序发展。积极创新模式,探索集中加工生产和贫困户分户生产相结合模式,使扶贫车间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确保了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稳定增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龙通讯员杨生维)近日,经过3天上百场次的激烈争夺,2018年州直机关职工羽毛球比赛在州全民健身中心落幕,所有...
临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