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瑞鹏郭慧霞)围绕打造山水临夏、绿色临夏、美丽临夏的目标,临夏州在全州范围内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暨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州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城乡垃圾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运转处理体系已基本完善,城乡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州委、州政府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暨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州创建工作细部署、常过问,每月带领由建设、环保等部门组成的督查组,对全州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暨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创建工作进行督查。相关部门与民族日报、临夏电视台记者组成暗访组,开展明查暗访活动,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了“曝光”,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各县市积极实行“社保洁、村(社区)收集、乡(镇)运转、县(市)处理”的收运方式,建立州抓总、县市统筹、乡镇办负责、村社区收集、企业转运的工作运行机制。将城乡环卫设施建设运行管理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用于建设联户池、联社池、村收集站、乡镇中转站、垃圾中转压缩站,购置、维护环卫工具和运输设备;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推行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收取费用用于支付保洁人员报酬和设施运行经费,不足部分由县市财政解决,有力保障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深入开展。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有效实施,乡镇村社路边、河边、田间地头垃圾明显减少,村庄的陈年垃圾得到治理,县城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并全部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评定等级,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县城达到75%,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持续有效改观。
新闻推荐
新华社兰州电(记者张钦)自从村里新设立的垃圾桶“承包到户”后,曾为倒垃圾而发愁不已的马米乃,就不再把土炕当“垃圾焚烧炉”了。53岁的马米乃是甘肃省临夏市聂家村公认的“巧妇”。夏至前后,记者来到...
临夏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夏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