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创新进取,60年风雨兼程。60年来,临夏州在历届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上下坚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把握机遇、真抓实干,全州交通事业日新月异,蓬勃发展。
临夏州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长期以来,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临夏州交通运输方式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运输方式较为单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够完备。多年来,州委州政府审时度势,周密安排部署,主要领导多次赴中央、省上汇报衔接工作,争取到了一批好项目、大项目。经过全州各族群众的不懈努力,目前兰合铁路开工建设,临夏北塬机场前期工作正式启动,正在进行机场选址工作。标志着临夏州主要依靠公路运输的单一交通运输方式实现了新的突破,以公路运输为主,水运、铁路、航运为辅的综合运输体系进入实质建设阶段。
建国初期,临夏州百废待兴,交通基础设施十分滞后,运输服务能力低下。临夏州只有4条公路378公里,仅有康家崖至临夏74公里公路可勉强通车,等级公路为零。自治州成立后,临夏州公路建设沐浴着国家一次又一次大办交通的东风,八十年代通过实施以工代赈修建县乡公路,使临夏州县乡公路技术标准有了明显提高。
经过几代交通人的不懈努力,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实施旧路改造、提高技术等级为重点,全面实施大中修工程、GBM工程等改造计划,使干线公路技术等级明显提升,通行能力大大提高。
“九五”期间随着国家经济战略重点向西部转移,对边缘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增大,以工代赈项目投资增多,给临夏州公路交通事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公路交通部门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量力而行,突出重点,建好动脉路,接通开放路,开辟经济路,兼顾扶贫路,基本实现了“货畅其流、人便于行”的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全州通车总里程已达到4379公里,二级公路里程达到189公里,油路水泥路达到722公里,占通车总里程的16.5%,全州123个乡镇中:122个通了等级公路,94个通了油水泥路,比重达到76.4%。1149个行政村中:64%的村通了标准村道,通油水泥路的行政村比重达到33%。
“十一五”末,全州通车总里程已达到4544公里,康临高速建成通车,高速达到70.5公里,二级公路里程达到228公里,油路水泥路达到2420公里,占通车总里程的53%,全州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所有行政村通了等级公路,55.44%行政村通了油水泥路,公路密度达到55.6公里/百平方公里。
跨入新世纪,临夏州交通事业更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进入“十二五”,全州交通运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和省委省政府重点加强、扶持临夏州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紧扣州委、州政府的正确战略部署,依靠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等部门的帮助、支持,依靠各县(市)、各乡镇党委、政府的全力配合,依靠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开创了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新局面。(转3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忠英)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六十周年华诞庆典到来之际,为了展示临夏州各条战线六十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全州各族人民致力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强劲动力,中国临夏网记者采访了临夏州各...
临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夏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