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吕霞)4月1日记者获悉,《甘肃省省道网规划(2013—2030年)》经省政府同意印发全省实施。《规划》提出,要在省级高速公路与国家高速公路形成提供高效服务的主骨架网络。实现省会至所有市(州)、所有市(州)之间,以及所有县城通高速公路。
省会至河西当日往返
当前,全省交通运输发展正处在大有可为机遇期、负重前行攻坚期和转型发展改革期的关键阶段。《规划》提出,甘肃省要以国家公路网省内路线布局为基础和依托,以“县县通高速、乡镇连省道、与周边省区顺畅衔接”为总体目标,形成覆盖广泛、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省域干线公路网。实现省会至东、中部市(州)和河西部分市(州)当日往返,至河西个别市(州)当日到达,市(州)至县(市、区)当日往返。在省级高速公路与国家高速公路形成提供高效服务的主骨架网络。实现省会至所有市(州)、所有市(州)之间,以及所有县城通高速公路。在普通省道与普通国道形成提供普遍服务的一般干线网络。连接所有市(州)、县(市、区)和乡(镇),形成覆盖乡(镇)及以上行政区的一般干线公路网络。
建设S01兰州市外环绕城高速
《规划》明确,全省省道网规划总规模约为20620公里,由省级高速公路网和普通省道网两个层次构成。省级高速公路网由“6环6纵2横18联”32条路线组成,即6条绕城环线、6条北南纵线、2条东西横线、18条联络线,总规模约3365公里。增加重要的综合运输枢纽城市绕城高速环线,其中绕城环线包括S01兰州市外环绕城高速、S02平凉市绕城高速、S03天水市绕城高速、S04武威市绕城高速、S05张掖市绕城高速、S06酒(泉)嘉(峪关)绕城高速。
普通省道网由“6射40纵32横96联”174条路线组成,即6条放射线、40条北南纵线、32条东西横线、96条联络线,总规模约17255公里。其中6条放射线包括S101兰州—景泰、S102兰州—永登、S103兰州—黄河石林、S104兰州(沈家坡)—东岗、S105兰州—积石山、S106兰州—临夏。
普通省道里程增加11170公里
《规划》提出,按静态投资匡算,未来省道网建设资金需求总量约为5000亿元,其中,省级高速公路建设资金需求量约为3700亿元;普通省道建设资金需求量约为1300亿元。到时,全省路网通达深度增加,覆盖范围扩大。普通省道规模由6085公里调增至17255公里,里程增加11170公里,连通乡(镇)由330个增至877个,新增547个,与普通国道共同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调整后省道网与国道网组成省域干线公路网,实现“2331连通”和“五个全覆盖”,即:与周边6个省区省会城市以国家高速和普通国道双通;省内14个市(州)以高速、普通国道、普通省道3通;86个县(市、区)基本以高速、普通国道、普通省道3通;全省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以普通国省道连通;普通国省道市(州)、县(市、区)、乡(镇)、AAA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省级以上经济区全覆盖。
形成“东部加密、中部成环、西部联网”布局
《规划》提出,今后,甘肃省将形成“东部加密、中部成环、西部联网”的省道网布局。其中东部加密将围绕国家级装备制造业基地、能源开发基地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加密网格状路网,支撑陕甘宁革命老区、陕甘宁蒙“能源金三角”经济区、关天经济区和甘肃省陇东、南城市带及关天、平庆等都市圈发展。
中部成环将围绕打造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形成以兰白和兰州新区为中心、“圈层结构+放射线”构成的“轮辐状”路网,支撑兰白经济区和中部城市群、兰白都市圈、兰州新区发展。西部联网将把路网由原来的鱼骨状、简单树枝状向简单网格状发展,支撑酒嘉经济区、张掖经济区、金武经济区和河西城市带及酒嘉、张掖、金武等都市圈发展。
此外,根据预测,到2030年全省汽车保有量将持续增长,全省公路客货运量将达到2012年的5.1倍和4.7倍,主要公路通道交通量将以8%—15%的速度增长,原路网无法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对此,《规划》提出,调整后的干线公路网(含国、省高速和普通国、省道)总规模将增加1.67万公里,密度将由2012年的4.11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到2030年的7.79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约1.9倍,路网平均技术等级由2012年的2.09提高到约1.8,即由低于二级路提高到高于二级路的水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贾莉丽)近日,“三马”家族后裔——马福禄曾孙马向阳,向临夏州档案馆捐赠个人收藏的有关马福禄、马福祥、马鸿宾家族的资料及照片。此次捐赠,进一步丰富了临夏州档案馆馆藏“三马”家族史料...
临夏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夏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