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金永成
提起牡丹,人们往往想到的是河南洛阳牡丹、山东菏泽牡丹。其实,在陇原大地也处处可以寻觅到她的芳踪倩影,大夏河畔的古城临夏市就素以“牡丹之乡”而闻名。
临夏牡丹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明清时代是临夏牡丹的鼎盛时期,清代陇上著名诗人吴镇在观赏临夏牡丹后,写下了“枹罕花城小洛阳,金城得此岂寻常?”、“牡丹处处有,胜绝是河州!”的佳句。临夏市各族人民酷爱牡丹,每年五月花开时节,一年一度的“浪牡丹”习俗,随着花信风拉开了序幕,人们观赏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的牡丹花,开“牡丹宴”、饮“牡丹酒”,唱“牡丹歌”。
近年来,临夏市把紫斑牡丹作为旅游文化产业的一张名片,大力繁育栽培牡丹,提升城市品位,满足旅游需要,成功地举办了牡丹艺术节。该市投资1400万元,建成了占地300亩、东西总长6.73公里的南滨河东路十里文化牡丹观光带;修建了小游园、小广场、观景凉亭等,全线铺设了曲径小路,共栽植临夏紫斑牡丹1.2万株,品种多达85种。同时栽植了其它观赏树木和花卉,营造出了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景观效果。投资213万元,建成了东郊公园牡丹园,占地面积14亩,种植牡丹2370株。红园牡丹园占地面积5亩,有牡丹300多株。古河州酒厂和较大茶园都种植了品种繁多的牡丹,四镇许多农家院落都种植了数目不小的牡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临夏市有大型牡丹园12处,涉及牡丹产业的企业有2户。
临夏紫斑牡丹饮誉西北,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市政府积极引导,动员企业个人投资牡丹产业,兴建大型牡丹繁育基地和牡丹园,不断延伸牡丹产业链条,从引进新品种、繁育、栽培、出售、观赏等上游产业,不断向提取牡丹香料、牡丹香油、牡丹茶、牡丹酒、牡丹食品等下游产业延伸发展,做大做强牡丹产业。
新闻推荐
●省卫计委决定先行在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金昌市金川区,白银市白银区,庆阳市西峰区,平凉市崆峒区,天水市秦州区,陇南市武都区,临夏州临夏市及嘉峪关市镜铁区开展推进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
临夏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夏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