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新闻 临夏县新闻 康乐新闻 广河新闻 永靖新闻 和政新闻 东乡族新闻 积石山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临夏州 > 临夏新闻 > 正文

【深度解读】“457”循环经济推进行动解读

来源:甘肃日报 2014-04-04 08:12   https://www.yybnet.net/

【深度解读】“457”循环经济推进行动解读

本报记者 伏润之

四年多来,在全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但与国务院批准的《甘肃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距离2015年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任务艰巨。

为此,省委、省政府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结合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按照去年国家下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部署要求,审时度势提出“457”循环经济推进行动,向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宏伟目标加速迈进。

“4”:构建“四位一体”体系

作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四位一体”体系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即从工业、农业、服务业和社会四个层面着力,系统谋划、协同推进,加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甘肃省旱作农业区涉及10个市州的69个县市区,旱地面积3340多万亩。通过启动实施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广膜下滴灌、垄膜沟灌、垄作沟灌等高效农田节水技术,三年来,在灌溉农业区示范推广1368.23万亩,节水13亿立方米以上。这种节约型农业生产方式,将贯穿于循环型农业体系。为此,甘肃省将重点实施农业洁净能源建设、节水节肥节药示范、种养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农村清洁等5大工程,加快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多业共生的复合型循环体系,确保到2015年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秸秆综合利用率等指标达到或高于国家确定的水平。

在着力完善循环型工业体系中,甘肃省将在煤炭、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领域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源头减量;加快推进园区、产业、企业之间共生耦合,形成循环链接的产业体系;以资源综合利用的重大示范工程为龙头,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开发区循环化改造,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全面建成以资源化和再利用为主要特征的循环型工业体系。

为完善循环型服务业体系,甘肃省将重点推进旅游业、通讯服务业、零售批发业、餐饮住宿业和物流业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尤其会加快构建基础设施完善、发展环境优越、专业特色突出的科技产业孵育和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农业、工业及服务业循环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并完善循环型社会体系,除了加快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深入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和绿色交通行动,特别要大力实施“大循环战略”,打破行政区划制约和局部利益链条,推动产业之间、生产与生活之间、区域之间循环式布局、循环式组合、循环式流通,从而不断提高甘肃省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水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5”:推进“五大载体”建设

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按照深化完善、全面提升的要求,做实做深基地、园区、产业链、企业和项目“五大载体”,着力构建覆盖三次产业、连接城市农村、贯穿各个环节的循环经济承载和支撑体系。

在基地打造上,紧盯7大基地建设的规划目标,强化分类指导,搞好协调服务,加大督查力度,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在园区改造上,加快推进35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循环化改造步伐,促进形成产业上下游、企业首尾间的代谢和共生体系,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土地集约利用、能源梯级利用、污染集中处理和废弃物循环使用的综合效应。在产业链构建上,充实完善和提高12条以工业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快培育和建设4条循环农业产业链,切实形成横向关联配套、纵向延伸拓展的产业生态链网。

记者不久前在金昌市采访,金昌市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解除了我们可以看到的各类废弃物的重复利用,更体现在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和“补链招商”上。而“五大载体”建设中对于循环型企业的培育,也要求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引导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行节能降耗、实现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企业自主进行循环化改造,尽快完成打造100家省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的任务,争取有更多的企业跻身国家千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行列。

在项目建设上,加快72类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同时谋划推出一批链条清晰、关联性强、投资额大的循环项目,把利用政策平台积极向上争取、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选择性承接产业转移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项目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

“7”:示范推广七大特色模式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甘肃省循环经济已经形成的区域发展金昌模式、工业企业白银公司模式、园区天水高新农业模式、张掖农业模式、节水型工农业复合定西模式、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窑街煤电模式、城市餐厨垃圾资源再生利用兰州模式等“七大模式”,涵盖了区域、行业和企业等不同层次,在省内具有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

日前,金昌、白银公司被列为国家60个典型发展模式在全国推广。金昌、白银、陇西、华亭、武威黄羊等5个开发区率先列入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省内支持嘉峪关、酒泉、张掖、庆阳、临夏等30个开发区全部开展循环化改造。兰州、武威分别被列为第二批和第三批全国再生资源试点城市。金川公司、窑街煤电被列为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毫无疑问,通过创建试点示范工程,发挥先锋引领和借鉴推广作用,可有效地推动全省循环经济的全面深入发展,这是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价值所在。 

为此,“457”循环经济推进行动特别强调了模式引领的强大动力。一方面,对于典型模式进行提升,力求到2015年把“七大模式”全部打造成为全国的典型,尽快实现由全国试点向全国示范的跃升。另一方面,将对“七大模式”进一步示范推广,从而带动全省循环经济发展上规模上层次。

实施“457”循环经济推进行动,加快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强化保障是关键。各级各部门应当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盯紧抓实的作风、切实有效的举措,从组织、政策、法制和机制四个方面强化保障,确保完成《总体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从循环园区建设到产业链条完善,从初步摸索到形成“七大模式”,最终,“457”循环经济推进行动再次吹响向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冲刺的新号角。

春风又绿黄河两岸,以循环经济引领的甘肃新篇章将再次起航。

新闻推荐

甘肃省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教育支出稳居公共财政首位

甘肃省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教育支出稳居公共财政首位本报兰州讯(记者李欣瑶)省教育厅近日发布消息称,根据甘肃省财政部门的统计,2013年全省公共财政教育支出达到374亿元,连续三年成为全省第一...

临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夏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深度解读】“457”循环经济推进行动解读)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