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亩高效节水工程开始攻坚
本报武威讯 (记者王朝霞)盛夏的河西灌区,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布满田间,中药材、蔬菜、制种玉米等高效节水作物流金溢翠。甘肃省今年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968万亩,为明年推广1000万亩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奠定坚实基础,全省千万亩高效节水农业工程进入攻坚阶段。这是记者从6月27日召开的全省高效节水农业现场会上获悉的。
甘肃省水资源严重短缺,农业是用水“大户”和耗水“大户”,农业灌溉用水比重高达80%。为了给生态用水和工业用水腾出用水空间,省委、省政府2010年启动了千万亩高效节水农业工程,3年累计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1368万亩,节水14亿立方米。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今年全省主要灌区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900万亩、2014年起每年将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1000万亩。
为此,各级党委、政府加大行政推动,省财政今年安排1.09亿元,农牧、水利、发改、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密切协作,高效农田节水技术从沿黄及河西灌区扩大到中东部天水、平凉、庆阳、临夏等市州。全省农牧部门加强技术培训,建立农田节水核心示范点1284个,示范面积133万亩,成为农田节水的样板。全省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128万亩、垄膜沟灌技术679万亩、垄作沟灌技术161万亩,特别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呈现强劲发展势头,河西及沿黄灌区新增面积均在万亩左右,连片面积大,相对于地面灌溉亩均节水200立方米以上,节水率近50%,节肥、节药率达20%,增收效果显著,深受群众普遍欢迎。
全省河西、沿黄及中东部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喷灌、滴灌和高标准管灌工程,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968.31万亩,预计节水10.3亿立方米,为甘肃省去年启动实施的河西及沿黄灌区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项目奠定了基础。
新闻推荐
国扶办在兰州召开调研座谈会范小建讲话欧阳坚主持本报兰州8月18日讯(记者吕宝林)国务院扶贫办调研座谈会今天下午在兰州召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范小建讲...
临夏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夏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