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麦加”之称的临夏回族自治州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中原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历来商贾云集,商贸流通繁荣,誉称西部“商埠”,曾是陇上古丝绸之路南线上的“茶马互市”重地。20世纪80年代起,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回族人的心,催生了回族商业经济的繁荣,使临夏走在了当时民族地区发展商品经济的前沿。也成为甘肃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好样本。
作为最具活力的经济主体,民营企业正以怎样的面貌生存于临夏的市场之中?在过去几年中,它经历了怎样的成长与困惑?眼前,善于经商的临夏人又朝哪一个方向奔去?这就需要借助“民企陇上行”专项行动来找到满意的答案。
开启“民企陇上行”招商引资新时代
近几年,像全国很多城市一样,临夏投向民营经济的目光也愈发炽热。这座城市已经深刻地意识到,民营经济之中不仅埋藏着最丰富的就业机会、最鲜活的商业机会,也同样包裹着临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甚至是临夏快速发展的新支点。某种程度上,给民营经济以机会,就是给临夏以机会。
在“民企陇上行”招商活动中,临夏州立足优势潜力和产业基础,先后与安徽海螺集团、中高弘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南利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与河北梅花生物科技集团达成了投资意向,与港中旅、汇源集团、老干妈风味食品公司、旺旺集团、中坤集团的合作事宜也正在接洽中。近期已有9家当地企业与西安三宝双喜集团签订了供货协议,这些项目的落户和建设,使“引强入临”工作实现了重大突破。为丰富招商手段,临夏州不断拓宽招商渠道,采取小分队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组织清真食品、民族用品等相关生产企业,走出去对接产业项目。截至目前,全州共储备拟签约项目123项,总投资近276亿元,完成到位资金18亿元。
在临夏州临商乡贤回归创业暨旅游宣传推介会上,临夏州委书记周强动情地说:“每座山似乎都成了难以逾越的屏障,既把临夏的大美风光深藏其中,又把临夏人向外眺视的目光严实遮挡。作为在座各位临商乡贤的出生地,临夏这块热土养育了大家。当下,临夏经济、文化发展还比较落后,希望大家回归故里、创业兴业、回报家乡,为建设幸福美好新临夏贡献力量。”
据了解,本次推介会涉及了现代服务、农业产业化、文化旅游、工业城及基础设施、装备制造、冶金建材及化工等领域的八大类510个项目,总额达1360亿元。
梧桐枝正茂,筑巢引凤来。临夏州赴台湾招商期间,走访考察了爱之味、凯馨实业、金可国际集团、佳联集团、臻旺科技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蔬菜工厂等21家企业。与台湾中华农业经贸交流协会、中华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交流协会、台湾回教协会、中国开发投资控股公司等30位协会和企业高管进行了交流座谈。
台湾企业界纷纷表示,临夏鲜明的区位优势,底蕴深厚穆斯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希望进一步加大对临夏的了解,建立长期的联系,实现长久的合作。
优化投资环境 创造临夏速度
“大格局才有大发展”——临夏州副州长、州“民企陇上行”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副组长秦仰贤说,今年,临夏州以开展优化环境年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爱国守法、重商敬业、讲信包容、团结和睦”的临夏精神,按照“一区一策、一县一策、一企一策”的原则,全州还将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以更加诚信的态度,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优惠的政策创优环境、解决客商的后顾之忧和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世界500强之一的海螺集团落户临夏,从洽谈到开工建设,只用了100天时间,创造了海螺——临夏速度,临夏——海螺模式。
“对符合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的非公企业,可减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符合小微企业标准,年应税额6万元以下的非公企业所得税按50%计入应税所得额,并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是摘自临夏州出台的《关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一段话。短短几十个字,让刚刚在临夏建起一座清真食品工厂的临商马先生心生感慨:“看来自己来临夏的选择是对的。这里,正在为临商回乡投资尽可能地创造条件。”
据了解,为了加快富民产业培育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临夏州出台了25条含金量很高的政策规定,并决定筹措5亿元资金,在全州1075个村建立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帮助贫困户发展富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临夏州工商联主席唐士英坦言:“要承载临夏经济新一轮增长,必须实现从‘政策招商\’到‘环境招商\’嬗变”。他认为,2013年,临夏州以优化环境年为契机,着力优化政务、法制、投资、金融生态和社会环境,逐步建立项目审批、土地供应、环境评估、证照办理等“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的长效机制。以更加诚信的态度,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优惠的政策创优环境、解决客商的后顾之忧和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
激发园区活力 实现产业升级
环境优化了,投资者会自己来吗?为了获得肯定的答案,临夏州主动转变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方式,突出产业园区和企业的招商主体地位,组建专业招商团队深入安徽、江苏、浙江、河北、北京等经济发达、融资潜力巨大的地区开展专业招商活动,招商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打开大门吸引优质企业的魄力不言而喻。
近年来,临夏通过打造4个省列园区和非公企业孵化区(园) 建设,铸就现代服务业集聚高地、现代城市功能综合体,在引领全市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国内大型服务项目的落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无疑已成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据了解,目前已入驻各类市场主体800户,从业人员1.6万人。
2013年,临夏州还要打造国家级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国家级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中国“小麦加”·伊斯兰经典——临夏国家级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园区、甘肃中南部省级民族经济协作区四大战略平台。
据唐士英介绍,这些大平台,将让临夏原本分散的产业空间、要素资源开始嬗变。四个省列经济开发区承载能力大幅度增强。目前,已成功落户173家企业,引进了际华3512、兰亚铝型材、圣泽园清真食品等一批特色项目,开发区作为发展招商的有效载体和平台,正在日益凸显。
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临夏这块迷人的土地和神奇的山水,正成为诸多产业成长的沃土,成为企业家们施展抱负的大舞台。
焦旭周
新闻推荐
“风暴”劲袭陇原提效——甘肃省深化效能风暴行动综述本报记者吕宝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在全省各级机关掀起一场效能风暴,坚决整治庸懒散慢的现象,坚决整治中梗阻塞的问题,坚决整治不作为乱...
临夏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夏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