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少华 李鹏
关键词:“3341”项目工程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鑫报讯 昨晚,甘肃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有关甘肃省“3341”项目工程工作开展情况。甘肃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管钰年,甘肃省“3341”项目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魏宝君重点作了有关情况介绍。记者获悉,自“3341”项目工程工作开展以来,甘肃省积极展开了加快战略平台建设,高起点做好项目谋划、围绕项目谋划方向,加快动态项目库建设、分解落实投资目标,编制年度重点项目等三个方面的工作。而当日新闻发布会带来的好消息是:目前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已获国务院正式批复。
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1.5万亿
2012年4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了“三翻番、六提升、两接近、一缩小”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样一个宏伟目标,必须把项目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项目拉动投资、以项目调优结构、以项目改善民生,为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生态绿色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引擎和动力。为更加集中明确项目建设的重点,2012年10月在全省新建项目现场观摩活动总结会上,省委、省政府在综合审视未来目标任务和当前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决定实施“3341”项目工程,即打造三大战略平台、实施三大基础建设、瞄准四大产业方向,确保到2016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1.5万亿元。
成立“3341”项目工程工作领导小组
“3341”项目工程,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项目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明确了落实项目带动战略的有形载体和具体抓手,体现了省委省政府转型跨越、富民兴陇和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魄力和决心,是全省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务。根据介绍,近一段时间以来,围绕这一中心工作,省委省政府成立了“3341”项目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领导小组的工作制度、工作计划和11项重点任务工作方案。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获国务院批复
其中,为了推进“3341”项目工程更好的开展,甘肃省重点加快了平台建设,高起点做好项目谋划。在加快战略平台建设方面,打造以兰州新区开发建设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的经济战略平台、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重点的文化战略平台、以国家生态屏障综合试验区为重点的生态战略平台这“三大战略平台”,是甘肃省谋划实施一批带动作用明显、管长远建设项目的主要基础,也是争取国家对甘肃省项目支持的重要依据。目前,经过积极努力,兰州新区开发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已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生态屏障综合试验区也已上报国家正在争取批准。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分两个阶段
根据介绍,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主要分两个阶段:2012-2015年为第一阶段。编制出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总体规划,启动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重点项目,到2015年,重点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2016年-2020年为第二阶段。全面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项目,到2020年,大多数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展示,形成较为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建设中重大项目总体而言分为以保护、传承为主的文化事业项目和以创新、发展为主的文化产业项目两大类。具体工作中,将一方面抓好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等保护传承项目和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项目。另一方面,重点抓好敦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兰州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庆阳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兰州文化创意产业园、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和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推动和促进甘肃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西部现代文化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新闻推荐
诚聘安宁川菜馆聘、配菜师、服务员、领班、洗碗工各若干名。工资面议、包食宿。13893639978 15719327682诚聘学校炒菜师1名,会做清蒸菜优先,工资面议。18893...
临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夏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