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金钥匙” 书写新篇章——甘肃省奋力推进民政事业转型跨越发展
科学发展成就辉煌
本报记者 朱 婕
受自然、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甘肃省民政事业长期处于奋力追赶、差距不减的被动态势,尤其是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民政事业全面建设。
基础设施上不去,整体上台阶就是一句空话。为破解民政公共服务历史欠账多、设施简陋、功能单一的难题,2008年伊始,省民政厅提出以基础设施建设牵引全面建设的发展思路。
思路确定后,省民政厅党组深入各市州全方位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倾听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心声,充分征求各地意见建议。经过近两个月的调研,一个大胆的建设方案应运而生:在全省民政系统启动实施“双五双十双百示范工程”,即: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创建5个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公共服务设施示范项目、5个民政工作整体推进示范县市区,10个减灾防灾示范项目、10个社会福利服务示范单位,100所示范农村敬老院、100个城乡示范社区。
在民政部大力支持和市县民政部门的积极响应下,总投资达7.6亿元的220个项目随即下达,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展开。(转2版)
找准“金钥匙” 书写新篇章
(接1版)截至目前,180个项目已达标命名。“双五双十双百示范工程”的启动和实施,如同一团巨大的“酵母”,辐射带动功能迅速彰显。市、县两级政府相继把民政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计划,先后安排或配套资金30多亿元,新建或改扩建防灾减灾设施、社会福利服务设施、基本养老服务机构等民政公共服务项目1300多项,一大批项目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
为赢得更大的发展平台,省民政厅紧抓国家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多次衔接汇报,积极争取支持。2010年9月,民政部首次为甘肃省量身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和促进甘肃民政事业发展的意见》,确定了5项支持重点、6项扶持政策、55个重大项目,明确支持甘肃省创建3个示范省份(临时救助制度、双拥模范动态管理和届中检查评估、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示范省)、3个示范基地(天水麦积、张掖甘州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和省孤残儿童救治康复示范基地)、1个示范区(临夏市国家级少数民族地区综合性社会福利服务示范区)、1个示范创建(平安和谐边界创建)等8个全国性示范试点,全面绘制了甘肃省民政事业发展蓝图。
为切实用好、用活政策,进一步扩大发展效应,省民政厅依据民政部《意见》,结合国家民政事业“十二五”《规划》和省政府“十二五”《规划纲要》等文件,联合省发改委编制了《甘肃省“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全面整合政策资源,实现“无缝衔接”。民政事业首次被纳入全省24个专项规划范围,并筛选储备了6大体系82类、概算投资286亿元的民政项目。目前,已有29类、投资90多亿元的项目纳入全省“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双五双十双百示范工程”的启动、民政部《意见》以及省“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犹如阵阵春雷,在陇原大地泛起滚滚春潮,开启了甘肃省民政事业转型跨越发展的大门。
新闻推荐
近日,临夏市第一中学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新安装的校园安全视频设备。今年,临夏市筹集资金为辖区中小学安装了安全视频设备。本报记者 李小龙...
临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