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新闻 临夏县新闻 康乐新闻 广河新闻 永靖新闻 和政新闻 东乡族新闻 积石山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临夏州 > 临夏县新闻 > 正文

“到此一游”在临夏

来源:民族日报 2018-06-15 09:22   https://www.yybnet.net/

《西游记》记载:“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孙悟空与如来佛祖打赌,若悟空跳出如来手掌,如来把天宫让给悟空,若跳不出手掌,则下界为妖。悟空一筋斗没有跳出佛祖手掌,拔一根毫毛,变一管浓墨双毫笔,在佛祖中指上书写:“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八个大字,在大指丫里撒了一泡猴尿。悟空耍赖,佛祖翻掌把悟空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五百年之后,唐三藏奉唐太宗李世民旨意,出长安,过巩州(今定西地区),到河州卫(今临夏),安歇福源寺一夜(今临夏市北寺),西行至双叉岭(今临夏县政府所在地双城),遇到妖魔鬼怪食两个仆人,是初出长安第一场苦难。在猎户刘伯钦的指引下,五行山(今临夏县五山池)收孙悟空为徒,西天取经。这个神话传说为古老而美丽的临夏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一则“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发生地在临夏,极个别国人效仿悟空在中外名胜古迹,刻画“到此一游”,破坏了文物,遭到世人唾骂,有必要为“齐天大圣,到此一游”还原本意;二则孙悟空在五行山下爬了五百年,临夏理所当然是孙悟空的故乡。由此,欢迎各位朋友,到临夏既探寻悟空“到此一游”的本意,又追寻孙悟空故乡的蛛丝马迹。

“到此一游”赏牡丹

河州牡丹,历史悠久,早在800年前,牡丹已绽放于河州大地。清代诗人吴镇笔下的“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已成为河州牡丹的广告词。河州牡丹有“金花状元”“姚黄”“太士黄”等76个品种,尤其是河州特有的紫斑牡丹被视为极品,曾获第三届洛阳牡丹节铜奖。河州牡丹有别于洛阳牡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香,牡丹花香汇成一股情浪,直向人袭来,浓浓淡淡,时断时续,一浪一浪地冲击着人们的心扉,人不由翘起鼻翼一嗅,再嗅,感叹“天公斗巧乃如此,令人一步千徘徊”。

“到此一游”唱牡丹。“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每年五月的临夏滨河路,“花儿”《牡丹之歌》《阿哥的白牡丹》和游客的欢声笑语,汇成一幅美丽的牡丹画卷。河州“花儿”唱到:“阿哥的白牡丹白者娆(耀眼的意思)人哩,红牡丹红着破哩!”临夏各族群众有植牡丹、画牡丹、绣牡丹、赏牡丹、唱牡丹、“浪牡丹”习俗,把对牡丹的钟爱之情,融入艺术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享誉中外的西北“花儿”曲令中,以“牡丹”命名的花儿曲令数不胜数。同时,在河州艺术中堪称“三绝”的河州砖雕和彩绘艺术中,以牡丹为主的作品“花开富贵”“国色天香”随处可见。在心灵手巧的当地女子手中,用五光十色的彩色丝线绣出的牡丹更是冠压群芳,屡屡出现在围裙、枕头、鞋垫等日常生活用品上和工匠们绘制的炕桌、方桌、板柜等家具上,从中折射出临夏各族群众对拥有“国色天香”美称和象征和平富贵的牡丹的无限热爱和崇拜之情。五月的临夏,无论是城市还是在乡村,户户牡丹花开,院院香气袭人。漫一首“阿哥的白牡丹”,哼两声蒋大为的《牡丹之歌》,再来一首“你挑着担,我牵着马……”,是“浪牡丹”的最高境界。

“到此一游”品美食

“到此一游”在临夏。吃美食,必吃牛羊肉。话说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可我们临夏还有一样东西,也可称之为“一绝”,这就是“手抓羊肉”。有一种流传:“说起手抓,想起临夏”,“客人来了,不吃顿手抓,枉来临夏”。所以手抓羊肉几乎成了临夏饮食文化的代表作。吃手抓喝“三炮台”,好比沙子里渗水,舒服极了。“三炮台”源于盛唐时期,明清时期传入临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具有浓郁临夏地方特色的茶品。茶具制作玲珑小巧,由茶盖、茶碗、茶托三部分组成,故称为“三炮台”或盖碗茶,其寓意为“天盖之,茶盖;地载之,茶船;人育之,茶碗”。三炮台,是用上等的菊花、桂圆、葡萄干、小枣、荔枝干、优质冰糖为佐料配制而成,香而不清则为一般,香而不甜为苦茶,甜而不滑不算上等,只有鲜、爽、滑才为茗中佳品。用刚刚煮沸的“牡丹花”开水冲泡,然后,用盖子轻轻由前往后,由浅及深地慢慢刮,让茶叶徐徐沉入茶碗底。这时扑鼻的茶香迎面飘来,促使你情不自禁地想喝一口。先用左手端起碗子底盘,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环成兰花状夹起碗盖,斜着在茶碗上刮一下,汁清色碧,水汽袅袅,轻嚼慢咽,一股纯正浓郁的茶香渗透五脏六腑,实乃人间一大享受。闻名遐迩的临夏美食,更是以其品种多样、做工考究和味美价廉而备受青睐。每逢夏秋两季,夜幕降临、华灯初放之时,河州的南、北广场热闹非凡。在此经营的各种风味小吃,从独具特色的“手抓羊肉”到色泽金黄的河州包子,从香辣可口的“酿皮子”到营养丰富的“黄酒肉”,还有其他的面食类、肉食类,应有尽有,香气四溢。小摊小贩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吆喝声和叮叮当当的锅碗瓢勺交响曲将古城的夜色装扮得格外迷人!

“到此一游”游山水

悟空一个筋斗,来到在五行山上,书写“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八个大字,还撒了一泡猴尿作证。由此,可以看出临夏的美丽了。临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名的商埠,曾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唐蕃古道重镇、茶马互市中心,也是文成公主进藏时的途径之地,素有“西部旱码头”美誉。临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早在5000多年以前就有先民居住,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因出土“彩陶王”,被誉为“中国彩陶之乡”,齐家文化在探源华夏文明、探源商贸流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秦汉以来就设县、置州、建郡,古称枹罕,后改称河州,历史上临夏人才辈出,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临夏多民族聚居,汉、回、藏等各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绚丽多彩,文化资源禀赋独特,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花儿”的发源地,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花儿之乡”。临夏砖雕、河州贤孝、保安腰刀煅制技艺、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五项民间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黄河自西北入境贯穿临夏北部、流长103公里,境内有黄河一级支流洮河、大夏河、湟水河,三级以上支流30多条,著名的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电站库区均在州内,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临夏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保护生态环境,遏制水土流失,对于构筑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山清水秀、生态良好,共有各类旅游景区、景点107处,其中国家级5处,既有国家4A级景区“黄河三峡”、松鸣岩、莲花山等雄奇秀美的自然风光,又有炳灵寺石窟、齐家文化等绚丽多彩的文化遗存,和政古动物化石的数量、品种、规模和完整程度占据了六项世界之最,具有极高的珍藏、展览、科研和科普价值,是回藏风情旅游线上的一颗明珠、兰州都市圈重要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美丽临夏,是牡丹的海洋,是“花儿”的故乡,是“到此一游”的发生地,是悟空居住了五百年的地方,是唐玄奘初出长安遇第一苦难和居住三夜四日的地方。如此美丽的临夏,游客如不“到此一游”,实为一生中的遗憾!

新闻推荐

托起产业腾飞的翅膀 ——临夏州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见闻

本报记者王睿君通讯员张姝如今,在愈加深厚的农业科技沃土上,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等产业依托科技的力量,共同绘就临夏特色...

临夏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夏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到此一游”在临夏)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