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新闻 临夏县新闻 康乐新闻 广河新闻 永靖新闻 和政新闻 东乡族新闻 积石山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临夏州 > 临夏县新闻 > 正文

翻天覆地换新颜城乡发展谱新篇——建州60周年全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综述

来源:民族日报 2016-10-08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永靖县古城新区

自治州成立60年来,临夏州城乡建设突飞猛进,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州委、州政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为统领,以推进城镇化进程为主线,突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狠抓建筑和房地产两个市场整顿和规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管理水平逐渐提高,城乡面貌日益改观,全州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呈现出健康、稳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

城镇面貌日新月异

放眼河州大地,城市已踏上“时代快车”。在临夏市城区,义务商贸城、临夏体育馆等一处处靓丽的“巨作”,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是现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临夏州城市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禹王治水的黄河开,共产党领导者路开。当家做主者六十年,好日子还在者后面!”谈及这几年临夏城市建设取得的成绩,临夏市民马建德用这首花儿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他是土生土长的临夏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60余年。对于临夏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感受颇深。 

“我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临夏市东城区还是一片荒草地,”马建德说,“现在,这里已成为临夏市重要的现代化商贸中心,新型城镇化发展令人惊叹。” 

建州初期,临夏城镇规模小、设施缺、不配套、功能弱。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按照“大城建、大产业、大发展”的思路,大力实施“提升中心、创建新区、发展乡镇”战略,一批涵盖道路、桥梁、学校、通讯、公园、供水、防洪等公共服务的市政项目已投入使用。全州城镇建设呈现出城镇规模迅速扩张、城镇功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的良好局面。 

按照全州总体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快全州城镇化进程,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对新形势下做好城镇管理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为加强城镇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全面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持续推进城镇化建设。2011—2015年,全州实施城市道路、给排水、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178项、总投资69.5亿元,相继建成了临夏市环城30公里快速通道、河州大道、迎宾大道、前河沿西路、民主西路、环城西路、牛津河滨河大道、新西路,永靖县县城中环路、金河湾黄河大桥、如意公园,和政县和合大道及康庄路(和合路过境段)、临夏县城新区环城北路道路、康乐县城北区集中供热站、积石山县城北滨河路西延伸段道路、广河县三甲集镇新区道路及排水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及东乡县县城灾后重建供热、燃气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全州8县(市)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场全部建成运营。全力推进重点小城镇建设。抢抓全省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重大机遇,积极申报永靖县和临夏县土桥镇、积石山县大河家镇为试点县和试点镇,全面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省住建厅在永靖县召开了规格高、规模大、范围广的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现场会,向全省推广了成功经验。中心村建设步伐加快。以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为重点,建成了临夏县北塬钱家村、康乐县莲麓足古川村、永靖县陈井张家沟村、临夏市枹罕拜家村等一批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中心示范村,逐步形成了以临夏市区为核心,以各县县城为骨干,以交通、水域沿线小城镇为依托,以生态文明小康村为辐射,大中小城镇和中心村网络布局合理,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临夏市在短短几年间,城市面积扩大了一倍多。穿城而过的大夏河曾经被形容为“穿着褴褛,呻吟着流淌”。如今,大夏河沿岸成了临夏市最亮丽的风景,一江碧水与现代化的建筑遥相辉映;十里牡丹长廊,景色耀八方,清香传千里。八坊十三巷建设、红水河的改造等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锁南坝——被誉为高山顶上的太阳城,灾后重建的新县城,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包含了东乡民族文化元素;临夏县也告别了没有县城的历史,一座“三龙戏珠三关口,远山近水皆入城”的美丽新城,矗立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地带;情一样的深啊,梦一样的美,是山城呀是水城,山环水绕永靖的城,永靖新县城已经成为最宜居、宜游、宜业的中国名县城。 

还有康乐、广河、和政、积石山4个县城同样成了宜居之城。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和政县松鸣镇、广河县三甲集镇、康乐县莲麓镇等10个镇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镇。如今,每一个镇紧紧依托资源优势,都己成为功能齐全的新型小镇。

千家万户俱欢颜

记者走进临夏市万寿花园廉租房小区,一栋栋楼房错落有致。今年七十多岁的马良平是临夏市的五保户,老两口靠着每月低保补助维持生活,没有固定的居所,房租是很大的一笔开支。“在没入住之前,搬家成了家常便饭。”现住在临夏市万寿花园廉租房的马良平告诉记者,由于付不起租金,只能选择租一些条件比较差的房子,租房给他们一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直至住进万寿花园,这种漂泊的生活才算安定下来。“我们家没拿钱分到了46平方米的两室一厅廉租房一套,每个月只需交34.5元的房租,居住环境好了,生活压力比以前减轻了不少。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马良平欣慰地说。临夏市房产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我市的一大民生工程。自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启动以来,全市共建设廉租住房2921套15.5万平方米,分配入住2321套,极大地解决了城市特困家庭的住房困难。” 

和马良平一样,近年来,临夏州有越来越多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搬进保障性住房。这也仅仅是临夏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 

临夏州把解决群众住房难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多措并举,加大项目和资金争取力度,全力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工作。自2008年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以来,全州上下目标明确、责任到位、措施得力,全面完成保障性住房各项目标任务。共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61806套、421.4万平方米,其中廉租住房31386套、公共租赁住房3809套、经济适用房1448套和棚户区改造25163套。分配入住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42293套,其中廉租住房26586套、公共租赁住房2729套、经济适用房1448套和棚户区改造11530套。累计发放廉租住房补贴3.13亿元。2012年全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被省政府评为全省三等奖,临夏县建设局被评为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州政府被省政府办公厅评为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康乐县建设局被评为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为了使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有重点、有计划、分期分批有序开展,在每年年初召开全州规划建设工作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年中召开工作推进会进行督促推进,年底进行综合考核。通过狠抓任务落实,层层靠实责任,推动工作顺利实施,确保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更新保障性住房建设理念。为了加快全州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根据国家和省上文件精神,与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资公司签订了2013年度代建50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10亿元的保障性住房融资代建协议。2013年完成代建项目6130套、50.54万平方米。通过实施代建工作,拓宽了建设渠道,加快了建设进度。严格确定分配对象。为了落实政策,做好建成保障房分配工作,严格按照准入标准和工作程序确定保障对象,并实行轮候制度和三级审核制度,真正把城镇低收入家庭纳入保障性住房保障范围,确保保障性住房分配工作公正、公平、公开。强化运营管理。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承担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的主要职责,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的作用,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后期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保障性住房的社会效益。拓宽融资渠道。由临夏市、永靖县、康乐县、和政县、临夏县、东乡县17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组成的《临夏州2014-2017年棚户区改造规划》国开行贷款一期项目,2014年争取到国开行贷款15.29亿元,到位3.5亿元,有力地加快了棚户区改造步伐。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记者来到临夏县北塬乡娄高祁村口茶园内,有30多位老年人正在自娱自乐,有笛子、唢呐、二胡、三弦、手风琴等乐器,有土生土长的歌唱家,热闹非凡…… 

退休干部娄振元见到记者,停下手中正在演奏的二胡,高兴地说:“我原来住在这个村,后来搬进城里住,新农村建成后,村容村貌干净整洁了,巷道全部硬化了,又安装了路灯,开办了超市,这里生活很方便。特别是专为我们老年人开办了这个俱乐部,这简直就是我们的敬老院,这里生活要比城里舒适多了,因此,我又回到了农村。” 

新农村为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了理想之地,也为青年人提供了幸福之所,给孩子们一块乐土。 

农家乐门前是体育广场,平整宽阔的场地,崭新的篮球架,显得很气派。因为是星期六,广场上孩子们正在进行篮球比赛,给他们鼓掌加油的观众是他们的亲人。孩子们在球场上玩得欢,两旁的村民们看着自己的孩子们,脸上挂满了笑容。 

建州以来,临夏州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推进,通过大力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农村群众收入稳步增长。自2009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以来,至2015年全州共争取危房改造指标17.08万户,补助资金15.68亿元,占全省危房改造指标的12.37%,争取的改造指标在全省14个市州中位居第一。其中:2009年改造20028户、落实资金1.14亿元;2010年改造25995户、落实资金1.16亿元;2011年改造29600户、落实资金2.27亿元;2012年改造33500户、落实资金3.67亿元;2013年改造20100户、落实资金2.4亿元;2014年改造13990户、落实资金1.71亿元;2015年争取到改造指标27570户、补助资金3.32亿元。2012年全州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被省政府评为全省一等奖,和政县建设局被评为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州政府被省政府办公厅评为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积石山县建设局被评为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先进单位。 

严格审核程序,准确确定改造对象。向各县(市)下发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各县(市)采取“三级审核,三榜公示”的办法分解到户。突出差异化补助政策,切实解决特困群众住房问题。在省住建厅下达本年度计划数和总补助资金不变的前提下,各县(市)结合各自实际合理制定了分类补助标准,对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户、其他贫困户等特殊困难无能力建房户采取差异化补助,解决改造资金。强化资金管理,确保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严格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拨付程序,补助资金专账管理,专人负责,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严把建设质量。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与要求,设置上下圈梁和构造柱,墙体采用多孔砖或加气压混凝土砌块,确保危房改造的地基基础、抗震措施和主体结构的安全。

建筑业成为支柱产业

建筑市场开放后,临夏州建筑业才迎来了发展和生机。全州各地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等有利政策,大干快上,各类房屋和市政工程建设纷纷开工上马,建设力度加大,给全州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建设工程逐步增多的同时,临夏州狠抓建筑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加大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检查力度,有效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力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促进了全州建筑市场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全州现有建筑企业115家,其中一级4家,二级26家,三级85家。 

充分发挥房地产业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带动作用,用足用好各项支持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了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015年全州房地产企业发展到132家,其中一级1家,二级15家,三级33家,四级47家,暂定级36家;今年新增13家。累计完成投资39亿元,同比下降15.4%,施工面积36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7.8%,新开工面积9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竣工面积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7%,商品房销售面积6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5%。销售价格与2014年同期相比稳中有升,全州商品房销售均价3350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1%。 

强化服务,物业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把物业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突破口来抓,以加强对物业服务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为重点,狠抓工作落实。全州现有物业服务企业117家,物业服务面积993万平方米,从业人员1363人。 

60年风雨兼程,60年耕耘收获。如今的临夏,一座座彩虹般的桥梁飞架江河,一个个广场公园依山傍水,一幢幢高楼大厦错落有致,一条条宽阔大道直通远方……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古老而年轻的临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展翅腾飞,一个幸福美好新临夏正向我们走来。 

本版组稿尹始学

新闻推荐

临夏州七县市“两会”胜利闭幕

临夏市本报讯(记者马姝娴通讯员马春伟)为期3天的临夏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于10月13日闭幕。州委常委、临夏市委书记曹正民出席闭幕会议并讲话。会议期间,来自全市...

临夏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夏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河州泥塑大放异彩2016-10-17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翻天覆地换新颜城乡发展谱新篇——建州60周年全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综述)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