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新闻 临夏县新闻 康乐新闻 广河新闻 永靖新闻 和政新闻 东乡族新闻 积石山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临夏州 > 康乐新闻 > 正文

“劳”出好日子 康乐县附城镇高丰村脱贫攻坚见闻

来源:民族日报 2019-03-28 09:06   https://www.yybnet.net/

初春的康乐大地乍暖还寒。近日,记者来到康乐县附城镇高丰村,村民大都住上了2层楼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然而,偌大的村庄非常安静。高丰村党支部书记高进福说:“村里的大部分年轻人在外务工、做生意,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这些年轻人平时在外打拼,逢年过节才回来看看。”

高丰村位于康乐县附城镇东南部,距离镇政府1.5公里,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共有286户1523人,2013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6户397人,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该村是远近闻名的靠劳务输出富裕起来的村庄。

在高进福的带领下,记者走进村庄与村民交谈,倾听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去年,我在西藏拉萨打工,干的是电焊工作,一年挣了4万多元,现在我安排好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今年打算带上老婆一同出去,现在我们靠劳务脱贫致富已不是梦!”“我家有4口人,现在自己在本地务工,月工资3000多元,地里种的玉米收入近1万元,你说这日子还算不错吧!”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起劳务致富,谈的好畅快。

据高进福介绍,改革开放后,一项项惠民政策的落实,让勤劳的高丰村群众更是放开了手脚。当地一些群众到西藏、青海等地搞建筑、开餐厅、运苗木,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有部分人回乡创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目前全村有务工人员270余人,年人均收入可达5、6万元。

高鹏飞,是高丰村村民,90年代同父亲到西藏日喀则务工,期间在建筑工地干活,后来学会了电焊,自己开起了电焊铺,赚了钱便在当地开起了宾馆,同时还办了一家苗木公司,生意越做越红火。如今,他回到家乡,在县城开了两家餐厅,生意一火,人手紧缺。于是,他带领村里及周边村的剩余劳动力去他的餐厅打工,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高鹏飞感慨道,“我回家创业,不但要自己致富,还要让大家的腰包都鼓起来。”多年以来,他通过与农民签订订单合同的方式,带动周边七八个村子的农民增收。

如今,高丰村的劳务产业成为村民致富的又一路径。每年几百名青壮年劳动力走南闯北,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市场经济的洗礼,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成为新型劳动者。同时,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返乡创业,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村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新闻推荐

“精神扶贫 文艺润心”巡演走进康乐县

本报讯(记者郭慧霞袁林)近日,由州委宣传部主办,州广播电视台及康乐县委宣传部等承办的“精神扶贫文艺润心”巡演活动走进...

康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康乐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劳”出好日子 康乐县附城镇高丰村脱贫攻坚见闻)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