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新闻 临夏县新闻 康乐新闻 广河新闻 永靖新闻 和政新闻 东乡族新闻 积石山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临夏州 > 和政新闻 > 正文

从挖树根到断穷根:和政县马老汉的脱贫“换业”路

来源:民族日报 2017-11-13 09:48   https://www.yybnet.net/

深秋季节,三谷村新栽的树莓红了。有客来访,66岁的马老汉会摘一盘鲜红的果实热情地招待。

满面红光的马老汉名叫马云林,他的家乡临夏州和政县,是甘肃省脱贫攻坚的一块“硬骨头”。如今,他家的小院里矗立着两栋联排楼房,两个儿子一人一套。但5年前记者初访他家时,映入眼帘的是低矮的土坯房,破旧的土炕上躺着身患重病的家人。为了治病,他家债台高筑。5亩多地种着小麦、土豆和油菜,全家勉强温饱。

2012年初,甘肃省财政厅的干部与三谷村结对帮扶。经过走村串户,他们得出一个结论:首先带领大家从“换业”开始换思想。

这一年,马云林半信半疑地腾出两亩耕地,首次试种当归。年底赶上中药材行情大涨,“一亩药材相当于20亩麦子”。然而,第二年,行情急转直下,药材卖出柴火价。

在这前后,马云林还种过苗木。他在自家的1亩多耕地里培育柳树苗,3年后还曾挣到1300元钱。但到2015年,育苗的人越来越多,树苗价跌得厉害。马云林拿出1300元钱雇了一台挖掘机,狠心将柳树苗子连根挖掉。

从挖树根到断穷根,马云林坦言交过很多“学费”。所幸,在不断尝试后,他家断了“只顾埋头种地,不管老天阴晴”的念想。“产业扶贫有多种,总有一款适合你”,柳暗花明中,马云林家出了两个“面匠”。

“面匠”是当地人对面馆厨师的俗称。10多年前,他的长子马明就到牛肉面馆打工,后来在上海开起一家小面馆,生意兴隆。2015年,马明又拉了弟弟马良一把,帮他在上海物色了一个铺面。马良通过扶贫贷款和向哥哥借钱,也开起了面馆。一家人开两个小面馆,短短两三年,生活大变样。

像马老汉一家这样,在脱贫攻坚的大潮中,许许多多的贫困家庭不断尝试着换业、转型的办法。

5年前,记者初访三谷村时,全村贫困面达70%左右,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190元。如今,三谷村已走出贫困的谷底,出现“三多”:外地开小餐馆、摆小摊点的面匠多,懂技术、有手艺的泥瓦匠等“大工”多,地里种植的花样多。全村500多户人中,开牛肉面馆的有30多户,有泥瓦匠等“大工”100多人,还有许多家庭跑运输、搞养殖、种药材、育树苗。

在“走出去”的大潮中,三谷村村主任马昱选择留下来。2013年,甘肃省财政厅的帮扶干部为村里引进树莓,他挑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耕地80多亩。从2016年起,树莓开始挂果,大家合计着开起采摘园,并找农业专家开发饮料。

马昱说,现在老百姓所从事的行当与当初的“换业”设计有相同也有很多不同。但要说全村最大的变化,还是思想观念的变化。

马老汉把自家的耕地全都流转出去,不仅土地租金收入有保证,更重要的是解放了劳动力。两个儿子让他在家安心养老,他闲不下来,在自家小院里种花弄草,试种树莓。他说,大家的生活就像这树莓,会越来越红火。

新闻推荐

和政县搭建三大平台凝聚老干部正能量

本报讯今年,和政县通过搭建三大平台,进一步引导广大离退休老干部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搭建“阵地”平台,凝聚舆论宣传正能量。充分发挥省级示范性老干部活动中心作用,组织老干部学习阅读党报党...

和政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和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从挖树根到断穷根:和政县马老汉的脱贫“换业”路)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