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使用智能机申请护照。
本报记者 苟丽佳 文/图
“这机器太方便了,10分钟就全部搞定。”10月10日,眉山市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出入境办理大厅内,带孩子前来办理护照的市民周芳华竖起了大拇指,“我本人的护照是在2012年办理的,那时候办证申请表全是手写,加上排队等候的时间,大概花费三四个小时。”
2016年5月,投资100余万元的证件自助预受理系统和自助取证设备在市党务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市民前来办理或领取港澳通行证、护照等,可直接在智能机上操作,办证仅需5分钟,取证1分钟搞定,再也不用在人工受理处排队等待。
“证件自助预受理系统将手工填表变为自动填表,大幅节约了时间。”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过去办证,手写签名再扫描入电脑是耗时最多的环节,现在采用集成6台预受理终端为一体的自助预受理系统,电子签名只需采集一次签名即可,且申请人不需再提供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可减少资料复印环节,节约申请人办证成本。此外,投资60余万元的两台自动取证机,取证人只需将身份证和回执单条码放入相对应的录入处下方,并按下指纹信息无误后,办理的出入境证件在20秒左右会由出证口“吐出”,整个过程不超过1分钟。
办护照从花费几个钟头到十分钟,仅是眉山市大力提升行政效能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眉山市坚持创新理念,践行创新举措,提升服务实效,努力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多快好省”。
推进行权服务进中心运行。2015年6月,眉山市在四川省率先建立“三张清单”(行政权力、部门责任和投资项目禁止限制清单),配套出台“一进两监管”制度,对行政给付、确认、奖励、裁决、征收等其他761项申请类行政权力,实行统一进驻中心运行。有力地改变了窗口服务“随意办”为“依法办”,“关门办”为“阳光办”,“拖着办”为“限时办”,从源头上化解了权力“任性”、责任“镂空”、效能“瓶颈”等问题。2016年,共办理申请类行权15万件,办结率达100%。
推进党群服务进中心运行。2015年11月,眉山市将党群服务事项纳入中心集中办理,创新梳理纪检监察、组织、政法、工会等16个党群部门的职权职责,整合设立“纪委政法、组工统战、宣传文化、群团、残联、农工办”等6个党群服务综合窗口,办理涉及党员、职工、普通群众的55项服务事项,有效去除党群服务神秘化、机关化,有力推进了党建工作有形化、有效化,让党群服务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社会,深受群众欢迎。2016年,共办理党群服务事项1.5万件。
推进公共服务进中心运行。在一楼办事大厅设置民生服务区,可办理水、电、气、广电、金融、通信、医保、社保、出入境等便民服务;引进11315企业征信查询和人民银行个人征信查询入住中心,为开展诚信服务提供便捷渠道;引入法律服务进中心,依托司法窗口打造法律服务专区,内容涵盖司法公证、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律师求助等。2016年,中心办理公共服务达80万件。目前可办理公共服务事项220项。
推进热线服务进中心。为畅通群众咨询诉求,增进党群联系和政民互动,2016年2月,创新设立“眉山市党务政务服务热线”,用“12345”一个短号电话整合分散在部门的54条热线电话,用“一个网络信箱”整合了书记、市长信箱和局长(主任)信箱等101个信箱,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记忆使用和回访跟踪。截止到2017年8月31日,服务热线已受理群众来电来信15.5万件,办结率99.2%,即办率75.7%,交办率24.3%,话务满意率和办件满意率分别达99.4%和95.7%。
五年来,眉山市在行政效能建设方面,坚持创新理念,践行创新举措,提升行政效能,让群众看到了变化,赢得了群众的点赞。
新闻推荐
【党代表通道】“党代表通道”首次亮相党代会 展现开放自信中国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开幕会前,赵宏博、景海鹏、唐嘉陵代表(自左至右)接受采访。新华社发“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我第一次飞天的感受,就是两个字——兴奋...
和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和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