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是检察机关作出是否批准逮捕决定的法定时限。而在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检察院,通过依法适用快捕快诉,一起侵害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案件的批捕时限最快缩短至3天。依托专为非公企业打造的检察护航App和政检联动、检企协同、惩防结合三项服务保障机制,济南高新区检察院精准定位、探索构筑的指尖检务体系,正成为众多企业高管不可或缺的“指尖高参”。出谋划策服务非公经济
8月25日下午,伴随阵阵铃音,济南高新区检察院服务非公经济办公室接到一个电话。“很感谢你们上次的建议,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对方现在已经按时履约,这次参展没问题啦!”电话那头,济南高新区某农业科技公司经理杨慧激动地说。然而就在两周前,杨慧的话语间还带着担忧。
“眼看参展时间快到了,之前定好的印刷厂却撂了挑子,称因环保不达标,得另找别的厂代工,要求临时加价1万元,还说这属于不可抗力,能免责。”杨慧说道,公司原定9月参加一场重要的展会,“要是连本像样的宣传册都没有,还拿啥参展?”无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杨慧拨通了检察护航App中的一键求助电话。
得知事件的原委,检察官一边安慰杨慧,一边指引其通过App传送了合同等证据。“拿到合同后,我们发现其中约定‘乙方应具备从事委托服务之适格资质\’,而环保资质是印刷行业的硬杠杠。”检察官表示:“环保不达标非但不属不可抗力,反而是乙方违约的明证。”基于此,检察官们为杨慧出谋划策,帮助其搜集证据、据理力争,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检察护航覆盖2200多家企业
这只是高新区检察院聚力指尖检务、护航非公经济的一个缩影。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济南高新区现有非公企业2.8万余家,占全部企业总量的95.7%。“非公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尤为迫切,但传统的检察服务覆盖面窄、针对性弱。”该院相关负责检察官介绍,“怎样让检察服务惠及更多有需要的企业,成为我们研发这款App的初衷。”据悉,该款App融合了新闻资讯、法治宣传、政策法规、法律咨询和控告申诉五项技能,用户只需动动指尖,便可足不出户享受专业法律服务。
“中小企业有活力、有闯劲,但不知法、不懂法的情况也不少。”省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山东智邦工程集团董事长胡正春评价道:“这款App好比把法律专家请进手机里,不仅权威,而且方便!”
检察护航App上线3个月来,已覆盖非公企业2200多家,发布各类涉企资讯730多条,受理企业咨询20余起,阅读量超过3.2万人次。
“三桩”并立保障体系运转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而保障指尖检务体系良好运转的,正是高新区检察院构筑的三根“基础桩”:检企协同、政检联动、惩防结合机制。
“检企协同、政检联动机制侧重于密切沟通企业、监督行政行为。”检察官介绍,“借助惩防结合机制,我们对涉企案件的办理实现了一站式分级流转、快捕快诉,平均批捕时间缩短至4天、平均审查起诉时间缩短了1周。”而贯穿“三桩”始终的,是该院秉承的三个优先原则:优先受理非公企业的控告、申诉和举报;优先查处侵犯非公企业经营权的各类案件;优先监督侵害非公企业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
以该院办理的一起企业借贷纠纷案为例,通过优先受理查证,检察官发现被担保方存在恶意诉讼行为,并立即向法院建议中止审理相关民事案件,为企业挽回损失480万元。
高新区工商联副主席、秘书长赵永言用几组数字勾勒出检企协同的硕果——确立服务非公经济9项服务措施,对17个重大项目建设单位跟进监督服务,向全区700多家企业开展预防宣讲,5次与非公企业家面对面交流、现场答疑解惑……一条服务非公企业的“绿色长廊”正向纵深发展。
(本报记者 刘晓群 通讯员 范晓)
新闻推荐
近日,记者从甘肃省和政县县委宣传部获悉,2010年,按照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会议要求,中国银监会开始对甘肃省和政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七年来,中国银监会立足和政***工作实...
和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和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