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
精准脱贫稳步推进
自***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和政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一系列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举全县之力、集各方之智,按照“六个精准”、“七个一批”的要求,深入实施“1+17”***方案,以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功夫,着力破解坚中之坚、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县贫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8444户、3.77万人下降到2016年底的5541户、2.5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3.78%下降到15.82%。今年,预计脱贫2558户、1.23人,贫困发生率将下降到8%。
2014年以来,先后整合各类资金10.78亿元,集中实施了道路硬化、安全饮水、危房改造、易地搬迁、村幼儿园建设等民生项目,使新庄乡将台村等56个贫困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县硬化村社道路698公里,改造危旧房8679户,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974户、1.15万人,全县通村道路硬化率达100%、自来水安全工程入户率达95.4%、动力电覆盖率达100%。特别是今年,整合各类资金5.8亿元,实施了电子商务进农村、乡村舞台、技能培训、安全饮水、产业培育等项目,硬化村社巷路278公里,改造危旧房1079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5处、180户,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五年来,和政县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紧紧围绕省、州项目行动计划,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经济、抓全局的观念和项目首位意识。项目投资从五年前的38.6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53.4亿元,增长3倍。随着临康和二级路、园区路等县乡道路的建成,吊漫路、蒿陈路的升级改造,使道路通行能力显著提升,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逐步形成;古动物化石三号展览馆、地质公园主碑广场、桦林埋藏原址馆、松鸣岩国际滑雪场等项目当年开工、当年建成;云发现代农业示范园等项目的建成,形成了“种植+养殖+沼气发电”的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和政中学综合楼、前川新区廉租房、城区供水改扩建等项目的实施,为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后劲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汇物流、名人家居、鸿森商贸城等项目的实施,有效带动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加快了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尤其是今年,县上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全年谋划实施100万元以上的项目165项,总投资222.9亿元。珠山西路步行街、大南岔河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吊漫路升级改造等项目的实施,有力地夯实了经济发展基础。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
五年来,和政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改善生态民生、建设宜居城乡为目标,实施城乡联动战略,城乡建设迎来新变化。
高标准编制完成《和政县县城总体规划(2013-2030)》,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建成富强佳苑、和汇家园、鸿瑞佳苑等一批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县城的品位和档次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天然气的成功引进,在开发利用新能源、促进绿色环保发展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全力提升县城发展层次,实施了城区供水二期工程、前川新区“一纵七横”道路工程、商贸路、滨河路延伸段道路、西关街、城内街道路升级改造等工程,将在年内全部建成,拉开了新版县城总体框架,城区面积由2.5平方公里增加到6平方公里,扩大了2.4倍。全力打造特色小镇,谋划了总投资达55.03亿元的民航集团旅游综合开发、景观水道工程等35个项目,正在实施松鸣镇生活垃圾处理、大南岔河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等14个项目,总投资达6.88亿元。
大力实施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特色经济林等林业建设工程,实施了珠山西路、高速出口、前川新区园林绿化美化项目,着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创建活动,谋划建设商贸、瓜果蔬菜、木材、煤炭、清真屠宰场等专业交易市场,集中整治县城及集镇乱摆乱放、乱倒乱堆问题。在成功创建吊滩、咀头2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基础上,今年争创松鸣镇中心、新庄乡槐庄2个村省级美丽乡村,城关镇教场村争创州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马家堡脖项村、新营乡大沟村等16个村争创建省级环境整洁村,营造了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环境。
特色产业富农增收
县上坚持把发展壮大富民产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的主要支撑,按照“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群众”的思路,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产业增收能力。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企业+土地流转(入股)+分红”、“企业+培训+就业”、“企业+互助社+产业增收”的模式,持续壮大旅游、油菜、畜牧、啤特果、中药材、劳务等支柱产业。深入实施“1+3+5”产业扶持工程,对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落实户均1万元的补助资金发展富民产业,对发展产业好的贫困群众给予资金奖励性扶持,进一步提高了贫困群众脱贫的稳定性。
以打造旅游强县为目标定位,完善旅游业发展规划,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精心培育旅游新业态。古动物化石博物馆4A级景区成功争创,国家地质公园成功创建,世界地质公园正在全力申报,松鸣岩滑雪场填补了全州冬季旅游的空白,鲁冰花开启了观光旅游的新模式,药水峡景区经营权的成功划转,拉开了全县大旅游的总体格局。《埋藏千万年的远古记忆——和政古动物化石》等专题片面向全球播出,古动物化石赴上海、台湾地区巡回展出,古动物化石研讨会、花儿歌手邀请赛连年举办,逐步形成了春有梨花节、夏有油菜节、秋有采摘节、冬有冰雪节的四季旅游新模式,对外知名度大幅提升,旅游业已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今年,全县至目前共接待游客285.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11亿元,群众人均增收500多元;油菜面积巩固在16万亩以上,产值达2亿元,群众人均增收700多元;啤特果树栽培面积达16.1万亩,产值达1.95亿元,亩均增收1200多元;种植中药材5.8万亩,产值达1.2亿元,亩均增收1200元左右;鼓励群众走分散养殖和适度规模养殖相结合的道路,带动千家万户养殖,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达129个,畜牧业增加值达1.3亿元,户均增收3000元左右;劳务输转5.31万人(次),劳务创收7.4亿元,人均劳务创收稳定在2万元左右。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五年来,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投资2.7亿元实施教育基础设施项目195个,实现了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教育的全免费,全县所有中小学生免费享受营养餐,“两基”教育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从2011年的14.7%提高到2016年的20.9%,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职业教育、幼儿教育等各类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健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对妇幼保健站、卫生监督所进行整体搬迁,对11个乡镇卫生院、88个村卫生室进行升级改造,中医院建设进展顺利。国家基本药物实现零差价销售,新农合参保率达98.89%,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加强,国家优质服务先进县成果得到巩固。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投资2.71亿元实施全民健身中心等文体项目35个。实现了广播电视、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农家书屋的全覆盖,村级文化体育场所覆盖率达82.3%。
持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和政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被省上评为“全省文明县”。
持续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落实各项惠民资金6.18亿元,城乡低保覆盖率从23%提高到3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6.6%。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荣获“全国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全国平安农机县”、“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等省部级以上荣誉20余项。
积极推进扶贫工作与低保对象精准对接,开展农村低保对象精准认定工作,完成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人员提标任务,共为2.59万户、7.46万名困难群众发放各类保障资金共计6989.61万元,医疗救助金6.58万人(次)、574.4万元,临时救助金1063人(次)、121.7万元,农村五保供养资金398.7万元,为575名孤儿拨付供养资金227.78万元,为4051名残疾人落实“两项补贴”。
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和政县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各种重大挑战和考验,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本版图文和政县委宣传部刘刚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刚林)和政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打造“山水和政、冰雪和政、绿色和政、美丽和政”为目标,全力实施面山绿化、荒山造林、啤特果基地建设、补植补造等重点造林...
和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和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