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电 记者从财政部获悉,共有105个中央部门已于近日向社会公开了部门预算。其中,环保部、科技部等十部门首次公开重点项目预算,这也是我国中央部门首次在共用平台集中公开预算。
据悉,这也是中央部门连续第八年推进部门预算公开。值得关注的是,相比去年4月15日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提前了8天。此外,公开部门又有增加。初步统计,今年共有105个部门向社会公开预算,其中,最高人民法院、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社会主义学院首次向社会公开预算。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也是相关部门首次向社会公开重点项目预算情况,教育部、科技部、环保部等10个部门首次向社会公开10个重点项目的项目文本和绩效目标,进一步细化了部门预算公开内容。
具体而言,2017年公开的10个重点项目包括教育部高层次人才计划专项经费项目、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环境保护部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管理项目、交通运输部中央水域救助专项业务费项目等。公开的重点项目中包含项目概述、立项依据、实施主体、实施方案、实施周期、年度预算安排等。
作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一项重要措施,今年上述10个部门在公开10个重点项目情况时,同步公开了项目支出绩效目标。
据介绍,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推动部门公开重点项目,扩大公开重点项目的部门范围,增加公开的重点项目数量。还将结合平台建设情况,进一步改进平台结构,丰富公开内容,提升平台发布预算信息、解读政策、回应关切、引导舆论的能力,逐步将平台打造成更加及时、准确、有效的发布中央政府和部门预决算信息的公共服务平台,使平台成为社会公众集中获取预算信息的第一来源,监督中央政府财政工作的重要渠道。
社科院中国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蒋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预算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环节,预算制度规范成熟也是体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推进预算公开,可以让社会公众更多监督预算。“如何让公众更好理解预算,是未来预算公开完善的重点,因为理解有不同角度,部门花钱要和政府职能相适应,又和特定发展阶段有关。预算公开的优化就是帮助公众理解社会经济生活,理解政府职能的重点。通过改进预算公开的方法,让公众更加关注、理解预算。”
新闻推荐
作者:雾满拦江出版社:台海出版社内容简介:一介草根杜月笙,孤身闯荡上海滩,崛起市井,出入黑白两道,游刃于商界、军界和政界,将触角伸向金融、工业、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甚至与当时的政坛高层结为挚友,成为...
和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和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