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工程学院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招聘会。在校内创业园开公司创业的“学生老板”们,拿出了600多个见习岗位,招聘学弟学妹。据了解,在创业园工作的同学不仅可以拿到相应的学分,如果萌发了创业的兴趣,学校也会对他们进行高层次的课程培训。创业公司和学生会“双向打分”,如果学生给某家创业公司打分很低,学校也会请专业人士帮创业公司寻找管理漏洞。
在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客教育这个词对公众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为了培养更多学生创客,许多学校都开设了相关课程,划出创业园区,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和政策支持。正如南京工程学院规定学生在创业园工作也可以拿到学分,有专业人士指导。这些举措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参加双创活动的积极性,也可以帮助他们迈出第一步。
可是,《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大学生毕业即创业比例连续5年上升,但即便在创业环境较好的省份浙江,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为什么会这样呢?除了缺资金这一最重要的因素之外,经验不足、能力不够等等,跟目前一些学校的创客教育并不得法有很大关系。
创客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它跟传统的教育模式完全不同。目前不少学校的创客教育效果不佳,正是卡在老师上。一是老师少。事实上,在全国的创客教育推进中,普遍面临师资短缺的问题。二是不会教。老师自己都没有创新创业的经验,创新意识不强,很难指导学生。再加上创新本身就是一种锐意求变、不走寻常路的过程。许多问题没有常规的答案,也许一千个学生就涉及一千个细分的领域,许多高新科技的运用,对老师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而南京工程学院创业园的亮点在于,这些招聘的“学生老板”,相当于就是学弟学妹们的创业导师。在创业创新之路上,他们先走一步,已经摸索出一定的经验,他们的指导会更有针对性,既然是对学弟学妹们,自然也会更用心。而且,对于创客来说,同龄人中的脑力碰撞往往更容易撞击出火花。当然,他们自身经验还不够丰富,应对市场也很稚嫩,肯定无法替代优秀专业人士的指导,但是,却是一个极好的补充。相信这种以老带新的体验式教学,会对培养校园创客,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谭敏)
新闻推荐
苏芳芳(中)一家在给甲柳屯村民发2017年土地流转租金微信名为“那坡的芳芳”的苏芳芳,人如其名,曾经是一个美丽的女大学生、药企白领。2011年,她与丈夫宋先生回到那坡县共同创业,在党和政府鼓励返乡创业...
和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和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