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新闻 临夏县新闻 康乐新闻 广河新闻 永靖新闻 和政新闻 东乡族新闻 积石山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临夏州 > 和政新闻 > 正文

小康路上一块耀眼的招牌 ——临夏银监分局全力助推金融扶贫工作侧记

来源:民族日报 2017-03-24 10:19   https://www.yybnet.net/
 

春雪覆盖了大地,也孕育着希望,田野一片雪白,雪野之下暗藏着的欣喜,那些欣喜随着***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有序推进,庄户人家眼神里洋溢着的希望,也一直在升腾。 

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中,临夏银监分局发挥自身优势,全力助推金融扶贫工作,为临夏州实现跨越式发展贡献的力量,犹如田野里升腾的希望,令贫困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成为帮扶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路上一块耀眼的招牌。 

去年,临夏银监分局全面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投入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引导全州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改革创新,为临夏州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金融保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临夏银行业的金融创新水平,继续督促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大力推行“绿色信贷”,充分发挥银行信贷资源在推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方面的引擎作用。截至目前,全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17亿多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228亿多元,同比增加30亿多元,增速15.45%;贫困户贷款余额57亿多元,同比增长近25亿多元,增速77.14%。信贷资金结构的调整上大力倾斜“三农经济”,将54%的信贷资金投入到农户贷款和农业生产中,有力助推了金融扶贫工作。 

一 

和政县新庄乡将台村,村域面积5.8平方公里,是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辖7个社187户895人,58户251人属于贫困户,贫困面达28.2%,昔日的贫困村,而今村容村貌大改,村民精神饱满,一改往日缺乏底气,对凡事失了信心的状态,现如今各个春风满面,甩开膀子发家致富的精神状态,这是银监分局在开展***精准脱贫工作方面见实效的一个缩影。 

3月15日,雪意刚淡去,天气晴好,我们前去采访将台村。去往新庄乡半路的右侧,一条10.7公里的盘山水泥路,是2016年修的,路上几日来的积雪,被村民清扫干净,一点也不影响出行。不似往日,雨雪天窝在山上,出不了村,一旦有急事只能靠步行。 

放眼看去,雪落在将台村的一块块坡地上,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难以想象,从那一块块田里,种植、收获庄稼,要吃多少苦?又有多少收成?

因为春雪,春耕还没有开始,所以村民各自忙家事,而将台村吓将台社的周奉华家里,却一片繁忙景象。周奉华的儿子和匠人们忙着抬预制板,新房子的大框架已出来了,准备浇筑水泥,一家人沉浸在欢喜里。 

进入周奉华的堂屋,墙上张贴着“致富带头人”的奖状,周奉华虽66岁了,但精气神十足,作为***户,说起***政策、***贷款,周奉华脸露喜色,将自己如何依靠***贷款,如何发展种植当归,如何脱贫致富的事娓娓道来。 

原来,周奉华是村里出了名的当归种植专家,已有近40年种植当归的经验,他种植当归的方式与他人有别,自己育苗,自己繁育,而后再出售。虽说育苗不似购苗种植当年能获益,但看长远发展,收入还是较好。 

2015年,周奉华成为***户,申请贷款5万元后,在自家的3亩地里全部种上了当归,老伴和他忙不过来了,就雇了村里的妇女来锄草。周奉华足不出村,利用自己的经验,搞创收。 

贮藏在窖里的当归苗,一小捆,一小捆的被扎好堆放,别看苗子不起眼,但对周奉华和他的老伴而言,就是钱疙瘩。 

问及他为何要发展当归种植时,周奉华笑逐颜开,对已经贮藏在窖里的当归苗,算了一笔账:雇人花了2000元,市场价一斤8元左右,已经挖了2000多斤,除去人工,还有1.4万元的收入,比种小麦、玉米划算得多。 

周奉华还高兴地举着一小捆当归苗,说他的计划:“今年,我再种上3亩,家里的6亩地全部种成当归,卖了当归苗,买面买油。” 

周奉华的老伴,忙着做饭,她指着盖的新房说:“好日子来了,跟那些年吃的苦比一比,现在有奔头,种当归苗,卖当归苗,好得很。” 

说到种当归,周奉华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这么多年,我有手艺没地方使,我年年种当归,也就几分地,最多1亩,想多种几亩,但没有钱做本钱,胆子也小,没有胆量。种当归苦也不大,除了锄草、挖苗雇人,不花多少钱,市场上价格就是不好,也不会贴本。去年***的5万元贷款我们一拿到手,就一下子种了3亩。那5万元,政府贴息,我个人不付利息,白白使用,3年后才还本钱,好得不得了。明年,我打算再租上几块地,继续种。一部分苗子卖钱,一部分自己种植……到明年,我就能还上5万元的贷款了,如果今年行情好,价格好,苗子卖得快,我们打算早些还上贷款……” 

周奉华把自己的打算和美好憧憬,都一股脑地讲述给我们。

二 

如何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如何落实贷款,如何让***户更好地利用贷款?这一系列的问题面前,临夏银监分局通过分析,多次调研后,采取多种方式,指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的信贷投入,促进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大对管理规范、操作合规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组织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农民利益分享模式,提高贫困人口创收增收能力;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的发放力度。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抓紧摸清建档立卡贫困户小额信贷需求情况,落实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小额信贷的任务和责任,做到发放机构主体和有需求的每个贫困户无缝对接,不留空白、应贷尽贷,同时在贫困地区的乡、村设立便民服务网点,建立金融服务绿色通道。按照“需求准、责任清、放得出、管得住、收得回”的要求,加强扶贫小额信贷的发放管理。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准确掌握贫困户和扶贫攻坚项目信息,强化项目全周期风险管理。严格按照贷款合同约定发放和使用贷款,坚持专款专用,防止贷款挪用。确定专门项目账户,加强项目监测和管理。定期对借款人生产和经营情况以及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情况等进行监测分析,对可能影响贷款安全的不利因素及时采取定性分析,针对性提出防范措施,持续增强风险消化和吸收能力。 

作为银监会帮扶的和政县最贫困村之一的将台村,已经脱胎换骨。当初,将台村成为帮扶村后,省银监局的各级领导多次调研,通过当地银行业机构共同研究制定了扶贫措施,针对该村农业基础薄弱,担保抵押品不足的实际,制定了以信贷扶贫为主的帮扶措施,稳步推进将台村脱贫致富。去年,和政县信用联社发放***贷款58户220万元,极大地解决了一部分农户的发展资金问题。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和政县信用联社充分发挥金融扶贫主力军作用,截至2016年底,累计投放各类贷款11.29亿元,其中涉农贷款11.05亿元,占贷款投放量的97.87%,各项贷款余额14.78亿元,较年初净增1.20亿元,增幅8.77%,其中涉农贷款余额14.59亿元,较年初增加1.10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98.67%。代理发放兰州银行***委托贷款资金1.27亿元,发放农户联保贷款6531户,余额达到8.20亿元。 

像周奉华一样通过***款,发展种植业的,在将台村还有17户,谈及为何会有种植、养殖等不同的发展方式,新庄乡人大主席张林麟,作为将台村的包村领导,对于将台村的情况了如指掌,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给予的支持,***户的发展情况更是一清二楚:“将台村的58户被确定为***户后,担心村民对贷款的认识不到位,了解不深刻,所以多次入户,多次讲解贷款的用途和贷款方式。发放的261万元的***贷款打到一折通上后,我们组织40户自贷户考察、学习后,依靠养殖、种植、劳务收入等方式,发展特色产业,事实证明,一年多来村民增收显著。” 

杨小兰是将台村的党支部书记,她谈及村里***精准脱贫方面的工作,如数家珍:“我们村得到的各个银行的贷款多,甘肃银行、信用社、邮政银行、农业银行等行的都有,支持力度相当大。村民得到贷款后,找准脱贫致富的路子,不愁脱不了贫。”杨小兰言语中渗透着喜悦。

三 

贷款是否有难度,贷款手续是否繁多,村里是否有因为贷款难而放弃贷款,停滞发展的状况时,和政县信用联社新庄信用社分管信贷的副主任马正明说:“2016年,信用社向新庄乡累计投放的5500万元贷款,全部都是农户贷款。年末贷款余额5270万元;累积发放农户信用贷款530户、2200万元;农户联保贷款380户、2990万元。为奋斗村发放贷款174户、721万元;为将台村投放贷款22户、85万元。农户贷款的积极性很高。” 

杨小兰滔滔不绝地说:“现在我们的村民贷款容易,只要村上核实贷款手续,上报乡财政所与信用社核准后,贷款就打到了一折通上了,不用去信用社,手续简便,再说贷款的利息很低,只要有本事,只要有创业的好路子,大家都愿意发展,因为发展有保障。不像以前,贷款难,难贷款!” 

现在村里有发展基础的农户,不再因为没有资金周转,不再因为没有资金扶持而出现危机,相反,各项贷款项目的实施发放,令村民对贷款很积极,转型发展产业方面也英才辈出。 

因为有了一系列的贷款做后盾,将台村的村民走在脱贫致富的路上,有气势,有胆略。村民常辉明,2009年从事养鸡,银监局帮扶人员在调研过程中了解清楚情况后,协调和政县信用联社向其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5万元。2011年、2012年又指导新庄乡信用社每年向常辉明发放贷款3—5万元,使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收入不断稳定。2012年,常辉明扩大养殖规模时资金遇到难题,银监会的帮扶人员知道后,又及时协调,为其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5万元,之后的几年里,累计为常辉明发放贷款20余万元,并通过多次指导帮扶,使常辉明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见实效。2016年3月,在各级各部门的帮助下,常辉明动员60户农户成立了将台村农民种植、养殖合作社,自己的养殖规模发展壮大外,还带动其他村民发展养殖,共同实现脱贫致富。 

目前,常辉明已建有3个鸡棚,猪棚1个,鸡年均出栏2000只,猪出栏50头,年收入28万元,获利6.5万元。 

周奉华、常辉明这样的***户,用自己的勤劳双手,通过银监局、通过当地政府和和政县信用联社的支持,在逐步实现着脱贫致富的梦想。 

奋斗村已经脱贫了,中国银监会的挂职干部宋灿,作为奋斗村的挂职第一书记,亲眼目睹奋斗村的发展,倍感欣慰。可是对于那些脱贫的***户,他在思考,如果村里有产业,那么那些脱贫户彻底脱贫,就不再返贫。因此,他又在思索适合奋斗村的发展路子,想让奋斗村有更大改变和发展。 

如今,奋斗村已经脱贫,将台村的58户***户,正走在脱贫的路上,到2018年,摘掉贫困的帽子不是神话。 

奋斗村、将台村的嬗变,离不开临夏银监分局的全方位支持。一年多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加大临夏银行业金融机构***精准脱贫力度,临夏银监分局结合临夏实际,制定了《全面推进临夏州金融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金融扶贫的总体要求,确立了五个工作目标,制定了五项工作措施。通过走访调研、举办银企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传达金融扶贫有关政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信贷服务与产业政策的对接,适时适度调整信贷投放,保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信贷增长速度。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牢牢抓住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核心,不断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在争取增加信贷规模的同时,积极盘活存量,加快信贷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信贷投放去向与临夏地区产业政策相结合、信贷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模式调整相结合,加速优化信贷业务的行业结构,加大对贫困地区道路交通、饮水安全、电力保障、农田水利、农房改造、信息网络、扶贫搬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支持贫困地区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增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春雪孕育着希望。在***精准脱贫工作的路上,临夏银监分局以实际行动落实***战略目标,再接再厉,积极创新帮扶工作思路和举措,从进村入户走访调查,到确定贫困对象,再到帮助贫困户确定致富项目,直至贫困户脱贫,都实现了工作部署精准化、目标任务精准化、对策措施精准化、建档信息数字化,把各项重点任务、重大项目、重要举措进一步细化、实化、责任化,为“定向施策、精准发力”筑牢基础,更为像将台村、奋斗村一样,切实可行地全力支持***精准脱贫工作,使树立起来的牌子更响亮更有说服力!

新闻推荐

创新永无止境★和政县龙泉小学六年级五班董子涵

创新是一把金色的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创新是一股清澈的泉水,浇灌干枯的心灵;创新是一把点燃的火炬,照亮未来的路。在生活中,每天都有人在创新,创新出新的产品、新的机器、新的理念……所谓创新,就是用灵...

和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和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小康路上一块耀眼的招牌 ——临夏银监分局全力助推金融扶贫工作侧记)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