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年7月5日,杨胜强(左二)在养殖场查看大棚养殖情况。
他从一名怀揣梦想的待业大学生,成为年销售额超过多万元、为多名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的致富带头人;
他从8万元起家搞大棚养殖,到率先在全州兴建电子商务产业园,用孜孜不倦的奋斗历程,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就是被评为“工行杯”感动甘肃·年度陇人骄子的和政县青年创业者杨胜强。
1月日,记者在和政县大学生创业生态养殖园见到了载誉而归的杨胜强。“我今天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背后有一个支持我的创业团队外,更主要的是得到了政府的帮助支持。在今后的创业之路上,我将继续带领我的团队为家乡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这是杨胜强的“获奖感言”。采访中,记者也被他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所感染。
今年岁的杨胜强,出生在和政县一个偏僻贫困的小山村,父辈们都是农民。他的父亲长期担任村里的村医,受其影响,年从州卫校毕业后,他成了城关镇咀头村的一名村医。由于做事认真敬业,他曾连续4年获得全县“优秀村医”称号。后来,他又到甘肃农业大学深造,毕业后,怀着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回到了养育他的咀头村。生性要强的他,头脑灵活,敢想敢干,意识超前,心里始终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努力改变村子的贫困面貌,让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年3月的一天,我和3名未就业大学生闲谈中,话题转到了创业上。当时我们仿佛已经有了一种默契: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放弃靠国家‘铁饭碗\’生存的思想,同时也厌倦了多年在外漂泊打工的生活,想在家乡闯出一片天地。要想成功,就必须脚踏实地地去尝试,哪怕有一天失败了,这也是一段人生的经历……”杨胜强对创业之初的所思所想记忆犹新。自此以后,4个年轻人开始抱团创业。
做什么项目?资金如何筹措?这些创业之初的困难,对白手起家的他们来说,就好比大山压顶。
最终,他们通过市场分析,决定建设养殖场发展养羊业。他们通过自己筹措,到亲朋好友处借钱等方式,每人筹措了2万元,但这个数额远远不够。出于无奈的杨胜强去镇里汇报,争取资金补助。他们的创业激情和项目前景打动了镇领导的心,镇上协调给他们从砖厂赊了万块红砖,之后又寻找贷款……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场地和启动资金得到了落实。
年5月,他们正式动工修建大学生创业生态养殖园,为了降低成本,四个年轻人和家人当起了小工,起早贪黑搬砖、拉沙子、和水泥,杨胜强更是整天忙碌在工地。在建养殖棚的过程中,为了省钱,用白土自己抹墙,没有钱买材料,四处赊账,脸晒黑了,手上磨出了茧子和水泡,最难的时候,只有一个信念支撑着他,那就是再苦再难,也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政县主要领导得知他们艰苦创业的事后,多次到现场指导。月份,养殖园建成。然而,他们购进的第一批育肥羊遭遇可怕的“羊痘”,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杨胜强查资料、请专家,结合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把损失降到了最低。当年春节,肉羊出栏时他们赚到了第一桶金!(转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淑娴通讯员王幸福)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安全管理水平和预防校园风险化解转移能力,完善全县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员体系建设,近日,和政县邀请甘肃省阳光校园风险管理中心专...
和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和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