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间有杆秤,秤砣就是老百姓。一片片绿油油的冬小麦随风摆动,一条条宽敞整洁的水泥道路纵横交错,一排排整洁的新农村错落有致,欢快热闹的文化广场,洋溢着幸福笑容的村民……虽是初冬季节,但走进和政县买家集镇石咀村,犹如走进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提起石咀村的巨变,村民们首先感谢的是他们的带头人——石咀村党支部书记杨希华。杨希华自上任以来,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兴产业、靓村貌,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收入明显增长,促进了全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进步,推动了全村和谐发展。
石咀村坐落在太子山脚下,自然条件艰苦,曾被当地村民称为“黑干腿”。杨希华当上村支部书记后关注民生,大力发展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他积极向镇党委汇报争取,对村级基础设施进行改善。从整修道路、危旧房改造到电网改造等关系到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年,在帮扶单位甘肃省信用联社的帮扶下,新建了投资万元、占地4.5亩、有间办公室的“六位一体”村级活动场所,彻底改变了村级办公条件,提高了为民服务的水平。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自从杨希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率先带领大家学习理论政策、实用科技、市场经济知识,从班子建设入手,进行支部“两委”的工作、作风、思想整顿,要求“两委”成员通过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他以党员活动室为阵地,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利用“三会一课”、远程教育平台等多种方式,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激发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年,石咀村被列为***贫困村。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在群众家中,他认真倾听致贫原因,详细记录实际困难,及时向镇党委汇报,在县、镇两级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制定出符合农户实际的脱贫方案。该村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帮助支持下,结合整村推进项目,整合部门资金,总投资多万元,扎实改造基础设施。硬化通社道路3.公里,修建幼儿园1所,改造危旧房户,修建便民桥2座、暖棚座,建造垃圾台4座,为户贫困户每户投放基础母羊4只,解决互助社入社资金元;在买大路沿线安装太阳能路灯盏。年底,石咀村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在镇党委领导和杨希华的带领下,石咀村被评为全州***示范村。
“我活了岁,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会住上这么好的新房子,这要感谢政府和我们的杨书记。杨书记当了年的书记,做的每件事都是为了我们村民,我们很感激!”村民张林说。
(转2版)
新闻推荐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片景色秀丽、民俗风情独特的土地上,而这片土地,用自己甘甜可口的乳汁养育了我们临夏人民,她的养育之恩,我们无以回报。临夏,处于西北内陆地区,平均海拔米,区域总面积.6平方公里,总人口...
和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和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