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纪大了,也不图什么,就希望儿孙以后有个好环境。”在和政县新庄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65岁的马俊成老人看着每天都在向上“长”的新房感慨道。
马俊成老人的家原本住在新庄乡槐庄村的山梁上,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80%以上的群众居住在山梁上或山沟里,村民们增收难、看病难、吃水难、行路难,孩子上学难。一家人就靠着几亩贫瘠的土地,种植玉米、小麦为生。一年辛苦下来,也攒不了多少钱。过惯了苦日子的马俊成倒是没有怨言,可自己的孙儿怎么办?难道让他们和自己一样,在山里辛苦一辈子?乡干部的一句话提醒了他:要致富,先读书。于是,他决定一定要让孙子去县城读书,可家离县城远,山区学校教学质量和城里没法比。他横下一条心:搬出山去。恰好此时和政县脱贫攻坚暨新庄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了,他们一家作为***户正好符合条件。
根据计划,该项目于今年3月份征地,4月份动工建设。按照标准,他们一家可以在易地搬迁点拥有一套两层七间共计14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新房。马俊成说:“房子年底应该能盖好,希望明年的开斋节就在新房里过。搬下来以后,这里离县城只有一公里路,路修好后,孙子去县城上学方便了,党委政府再支持我们多发展些产业,日子肯定会好起来的!”
“看,这就是新建的易地搬迁房。要不了多久,这里就会有更多的***户搬来居住。”新庄乡易地搬迁点负责人虎文云指着正在修建的易地搬迁房说。站在房顶放眼望去,一排排新建的二层平顶房在小山村即将建成,工地上的工人正在抓紧施工。卧室、厨房、客厅等结构合理、风格鲜明,成了村民温暖的家园。村民告别山上的土坯房,将开始他们的新生活。
虎文云告诉记者:“今年在这个易地搬迁点上将有93户群众住进新房,其中65户是该乡各村的***户,还有20户占地户及8户其他群众。随后,我们将集中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将改善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这里离县城近,群众入住后将方便山区孩子去县城就学和群众到县城打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使身处偏远、零星散居的群众集中到一起,让世代蜗居在昏暗、狭窄土坯房中的群众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平顶房。居住环境的改善,使他们的致富能力、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将会逐步解决群众脱贫问题。
据了解,自***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和政县坚定不移地把***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艰巨的使命、最紧迫的工作,坚持思想向扶贫看齐,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焦,力量向扶贫集中,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5年以来,投资2.57亿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8个、民生水利项目15个、硬化村社道路325公里、改造农村危旧房5300户、建成易地搬迁安置点12处615户,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目前,投资2015万元的农村供水工程、投资2400万元的“一事一议”道路硬化项目、投资2593万元的8所薄弱学校改造、投资6535万元的69个乡村幼儿园建设、投资2875万元的250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投资1734万元的18个整村推进等扶贫项目已全面启动建设。
“让贫困户搬得出、集中住,只是针对居住在高寒山区贫困人口脱贫攻坚的第一步,关键还要让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和政县扶贫办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sp;
▲连日来,和政县种植的5.8万亩中药材已全面进入收获阶段。图为新庄乡槐庄村村民正在挖当归。朱宝珊摄
和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和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