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作政
由于许多特困户都是单身或残疾,存在着缺智、缺钱、缺劳的问题,一般的扶助手段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为了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政县针对缺智、缺钱、缺劳的特困危居人群,积极探索创新,实施了“交钥匙”工程,使这部分特困群众圆了“住房梦”。据记者了解,甘肃省残联已将这一模式在全省开始推广实施,解残疾人生活之忧,让他们生活的有尊严。
“交钥匙”工程深得民心
深冬,正是村民农闲时节。高二力也挤在村口的人群中晒着日头,看村民掐方(民间的一种方格棋)。高二力是和政县达浪乡杨马族村大庄社的特困户,身患多重残疾,妻子马赛飞长年卧床,日常生活十分艰难。
今年的高二力和其它村民一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他指着院落右侧的旧房说:“去年我还仍然住在这里”。记者看到,高二力指的是一间破旧的土屋,常年受风雨的侵蚀,墙体裂缝,岌岌可危,谁也想不到这样四面透风的房子可以住人。
2014年,高二力家被列入甘肃省委、省政府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对象,和政县通过“交钥匙”工程拿出3.5万元,修起了三间敞敞亮亮的砖房。此外,又把他们列为特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补贴1200元。
如今,像高二力一样,在和政县通过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喜迁新居的残疾人家庭达到了1436户,即将实现全覆盖。针对全县残疾人的生活需求,近年来,和政县残联把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作为重点和突破口,在工程实施中,针对缺智、缺钱、缺劳的特困危居人群,积极探索创新,实施了“交钥匙”工程(即政府筹资,村级统一修建房屋,无偿将钥匙交给特困危居人群搬迁入住)。
“许多特困户都是单身或残疾,存在着缺智、缺钱、缺劳的问题。这部分人即使享受统一的政策补助,也无力建起新房”。省残联副理事长杨润泉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和其他农村地区住房困难群众相比,甘肃省的贫困残疾人家庭长期居住在存在安全隐患的窑洞、土坯房等危房当中,但他们自身却不具备改造能力。
举全县之力筹集资金
“自己没花一分钱就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这事以前想都不敢想。”想到今年可以过一个“暖冬”。高二力说,妻子身患多重残疾,他没办法像村里的青壮年一样,外出打工或者靠养殖赚钱养家,生活十分贫困。和政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孟钊告诉记者,因为当地不少残疾人经济条件很差,有的甚至一户多残,住房条件普遍较差。
和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资金成了“交钥匙”工程的最大难题。孟钊如是说,近年来,和政县把全县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列入重要民生项目,通过积极向省残联争取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指标,整合全县资金优势,创新工作思路,使全县残疾人危房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2010年到2013年,和政县整合残联、城建、民政等部门危房改造资金,在全县共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1336户,户均补助资金达3.1万元,总投入资金达4000多万元。到2014年底,全县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全部告别土坯房、危房的历史,提前6年实现全县残疾人危房改造规划,为广大残疾人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据了解,甘肃省也将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让各县举全县之力解决特困户的无房和住危房残疾人家庭的住房问题,有效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据了解,2014年甘肃省共帮助14750户残疾人家庭完成了危房改造,这项惠民工程从2009年开展至今6年时间里,甘肃省共有6万多户农村残疾人家庭住进新居。
让特困户生存的有尊严
由于受残疾影响、教育程度偏低等原因,大多数残疾人的生活水平仍然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在农村,由于身体条件限制、劳动能力弱等原因,有20%以上的残疾人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有关专家指出,面对农村贫困残疾人的状况,一般的扶助手段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如何缩小这个特殊群体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如何让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是残疾人工作亟待破解的一个课题。
和政县三合镇虎家村的盲人乔英平,经县残联输送到省残联培训中心学习按摩技术,获得盲人***中级资质,并在县残联的大力支持和具体帮助下,他开起了和政县第一家盲人按摩诊所,如今,乔英平的月收入已超过3000元。
和政县积极协调省残联,为新营乡、买家集镇、松鸣镇等乡镇的90户残疾家庭争取到暖棚养殖扶贫项目资金45万元,帮助残疾户实现了暖棚养殖,解决了他们脱贫致富的难题。为了解残疾人之困,和政县千方百计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能自食其力。积极鼓励残疾人参加就业培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已累计帮助上百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农村残疾人对外部因素的依赖性较大。这导致他们不仅脱贫困难,脱贫以后仍然十分脆弱,一旦遭遇变故,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外部支持,很容易再次坠入贫困的泥潭。孟钊说,要切实改善农村贫困残疾人生活状况,必须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努力提高以低保、新农保、新农合、保障性住房和救助救济为主体的农村社会保障对残疾人的保障水平,实行普惠基础上的特惠政策;强化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马琳临夏州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总人口200万。截至2012年底,临夏州贫困人口达73.36万人,占农村人口的42.2%,7县1市全部纳入国家六盘山特困片区,是甘肃乃至全国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
和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和政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