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一座城,有山有水,便有了灵动之气,山清水秀,便有了秀丽端庄的好模样。对泾河新城而言,近年来坚持柔性治水,严格按照西安市“一三五”治水目标要求推进水生态保护,使得生态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18年空气优良天数和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在新区名列前茅,泾河出西咸断面达到地表水2类标准;全年完成“五路两侧”绿化1156.42亩,种植苗木花卉3931亩,初步形成了“四季常绿、随处见绿”的绿化格局。如今,泾河两岸绿树成荫,生机盎然,一座自然、优美、和谐的生态宜居之城正呼之欲出。
多措并举 落实“河长制”
促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近年来,泾河新城通过“河长制”的深入落实,区域内河流环境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区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不断提高,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持续得到了改善。
据悉,泾河新城“河长制”涉及全区域4个街镇、34个村庄,设置各级河长及工作人员约80名。在推进“河长制”方面,泾河新城早在2017年便全面发力,以泾河(泾河新城段)流域环境保护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依照工程治水、生态治水、技术治水、管理治水、社会治水“五策并举”系统治水的策略,把泾河打造成清水河、民生河、景观河,使其成为泾河新城的城中河;同时,在科学规划、多措并举的基础上,树立保护与综合防治的理念,以强力控源和流域管理为主,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不间断开展河道巡查工作。
做足“水文章” 打好“生态牌”
省级贫困村“旧貌换新颜”
伴随着“河长制”的落实,“柔性治水”的理念正在泾河两岸生态环境建设中得到美好展现,尤其在城乡环境大整治,加快农村污水治理的基础上,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日新月异、成效显著。
新庄村地处泾河新城高庄镇东南部的旱塬地带,是西咸新区唯一的省定贫困村。以前因是“靠天吃饭”,雨水多了涝,少了旱,村民收入低,生产生活条件差,在全村255户人家中,有13户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然而,经过这两年政府做足“水”文章,大力实施系统治水工程,村子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确实发生了很大改变,排水、道路、绿化美化,改变的不仅仅是村容村貌,还有老百姓的生活。”谈到村里的变化,泾河新城新庄村的许多村民都高兴地合不拢嘴。
近期以来,泾河新城积极响应新农村建设,积极组织协调镇村干部,依托政策,依靠群众,把环卫与环保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与脱贫攻坚工作一样下大力气来抓。在泾河新城管委会的推动下,为新庄村配套建设了雨污分流管网及供水管网,而雨污水管道及污水处理站的建成,收集处理率达到100%,并基本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
随着村中供排水网的建成,水资源得到了良好利用,村里的绿化景观,环境改造,也很快提升,不仅村内约4000平方米市政管线改造及绿化工程、村内沿街立面得到改造,约4000平方米、村内255户院落及村内公共空间也得到了整治等。眼下,全村1050名群众再也看不见污水粪坑肆虐横流、再也看不见雨天道路泥泞接送孩子奔波操心,再也听不见茶余饭后各色人等的抱怨。村民的精神面貌跟着环境一起改变了。
据悉,截至目前,雨污水治理方面,村内市政管网工程已完成给水管道7497m,雨水管道完成3407m,污水管道完成4200m。随着雨水收集、临时排污坑以及化粪池、生态水池等工程项目的完成,无疑未来环境将愈来愈好。
不断增强“绿色发展力”
实现“南山北水·灵动泾河”愿景
“南山北水·灵动泾河”,是泾河新城环保的美好愿景。作为西咸新区五大组团之一,泾河新城以其丰富的水系资源与秦岭遥相呼应,形成了大西安“南望秦岭、北依泾河”的“南山北水”空间大格局。今年,泾河新城将不断增强“绿色发展力”,突出抓好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发展品质。
据了解,下一步泾河新城将全面提速工程治水进度,加快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切实提升河流水质和河道景观,及时推广河长制工作中好的做法、新的经验,助力新城治水工作再上新台阶。同时,泾河新城也将坚持铁腕治污减霾,在下大力气做好“水文章”的同时,做好大力度立体增绿工作,并启动泾河综合治理、郑国渠水系、泾河新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以及加强水污染防治等工作。力争全年完成植树20万株,完成5000亩河道、滩涂等绿化美化工作,加快“五路两侧”绿化改造提升,努力打造绿色之城,山水之城,提升群众的幸福生活指数。
新闻推荐
学生们正在上课近年来,临夏州教育工作以教育脱贫攻坚为统揽,以控辍保学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均衡发展为目标,努力破解人...
广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广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