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南广河的船工
1957年,中南海怀仁堂,地处偏僻川南山区的一群纤夫,带着一部特殊的“作品”公然“闯进”了怀仁堂,一展风采。这部有着如此魅力的“作品”,正是宜宾高县的土特产,堪称川南民歌瑰宝的《南广河号子》。
此后,南广河号子被更多的人所认识,也让更多人对南广河和南广河号子产生了兴趣。
艰苦劳作中产生的号子
南广河作为长江(川渝一段称为川江)的主要支流,南广河号子也成为川江号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川江号子是四川民歌中川江船工劳作时所唱的劳动号子,被称为川江船工号子,简称川江号子,历史上也曾有人称为川江船夫曲。四川境内江河纵横,有大小河流九十多条,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四川,交通运输则主要是水运,而木船是水上运输的主要工具。
南广河号子作为川江号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地域特色,南广河作为秦汉时期主要通道“南丝绸之路”的重要辅助交通方式,承载了沟通川滇商贸往来的主要作用,四川的盐茶、布匹、百货和云南的铜铁锡、山货往来,就是靠这一条急流险滩的南广河进行互贸运输。往来的船只主要靠纤夫拉纤,由于南广河滩险谷深,有9窝18峡108险滩,在艰苦的劳作中,为了达到掌握航行的速度,统一船工的动作,所以无论是下水搬桡或上水拉纤,在整个航行的过程中都不能停歇,因此产生了号子。
船工号子是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的合唱形式。主要包括推桡、搬桡、摇橹、拉纤等工种号子,其中又有平水、紧水、抛河、靠岸、离港、过滩等不同的劳动条件和不同劳动工序的、节奏不同、风格各异的号子。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交通运输的改善,机动船逐渐代替了木船,公路建设的发展等,特别是宜塘公路的建成,使古老的木船航运业逐渐失去其竞争能力和生存空间,昔日拼急流、闯险滩、手爬岩石肩拉纤的船工的身影和那动人的号子声声也渐渐离人们远去。
一些纤夫长眠在河中
据了解,高县尚健在的纤夫还有数名,但最年轻的都有70来岁,最大的有90多岁,纤夫中甚至还有妇女。那天,数名网友得知当年在南广河上有名的杨家十八根蒿杆船帮的传人杨中全尚在人世,于是赶往高县大窝镇。
车出大窝镇数华里,车无法前行,于是弃车而行,2个小时爬山越岭后,终于见到在路边迎接我们的杨中全。老人豪爽精干,尽管已70高龄了,拉纤生涯让他的身体依然那样硬朗。
老人把我们请进他的卧室,刚一坐下,他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起当年拉纤时的情景。同行的一位叫“艺术人生”的网友也是快60岁的人了,他的父辈曾经也是纤夫,触景生情,他也和杨中全一起回忆当年拉纤的艰辛和乐趣。于是一幅南广河纤夫的生存状态图展现在我们面前。
那时,南广河上经常都有数百条船,非常繁华。商人把货物从宜宾销往云南,主要是靠水运,从南广镇的长江口到珙县的沐滩来回要三天时间。拉纤时为了达到一齐用力的目的,领江起头喊号子,其余的纤夫一起跟着喊,这样就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的用力,使船只渡过险滩急浪,离按、闯滩、过急湾、靠岸等都有不同的号子,在河道平缓的地段为了打发无聊的拉纤生活,纤夫们也唱一些即景生情的山歌小调,形成了南广河号子丰富的内容,多数反映了拉纤人的艰辛生活,也展现了拉纤人苦中作乐的乐观豁达性格,常年在河上奔走,他们对生活和生命有很多的理解。再艰难的滩也要闯,再苦难的生活一样要过。纤夫不仅艰辛,还经常有生命危险。杨中全说,那时一起拉纤的一些纤夫就因为事故而长眠在河中。
南广河上再无纤夫身影
南广河就是一部历史的记录者,由于船只失事造成的事故非常多,一些商人因此而破产,一些纤夫因此而丧命。杨中全父亲的船帮在1949年后也并入船业互助社,仍然在南广河上奔走,他父亲因为一起事故,被法院判刑后,郁郁而终。说到这里,老人翻出珍藏的判决书,这份1957年的判决书再现了当年的那段历史。
1960年后由于机动船只的发展和公路的修通,纤夫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南广河上再没有了纤夫的身影,几千年的纤夫记忆沉淀进了历史的深处。
□吴国义
新闻推荐
【德润陇原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曲激荡人心的时代赞歌 金昌龙泉公园“冰窟救人”英雄群体走笔
本报记者刘兴元有一种力量,让人感动;有一种精神,温暖人间。今年1月1日,金昌市龙泉公园发生一起儿童坠入冰窟事件。面对险情,素不相识的人们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展开了一场生死大营救,最终从冰窟里救出了...
广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广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