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穆睿流动人口服务中心读书西部商报记者 焦太霞 摄
(记者 焦太霞 实习生 王艺臻) 农民工对城市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然而他们背井离乡、辛苦打拼却往往不易安居乐业。如何让这些流动人口融入所在城市、成为同城同权的“新市民”,这是我们开启新型城镇化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
2017年12月,全国第一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示范社区名单出炉,甘肃省三家社区榜上有名,兰州七里河区西园街道五星坪社区就是其中的一个。“社区特别贴心,让我们生活得非常温馨。”在西关十字某商场打工的临夏东乡的汪女士和家人来这里已经三年了,在她看来居住的五星坪社区很温馨,有“家”的感觉。据了解,西园街道五星坪社区下设3个居民小组,共有居民4819人,其中流动人口就有1949人。那么五星坪社区是如何让流动人口在社区内找到“家”的感觉呢?
12人小组
将这里的社区生活彻底搅热
五星坪社区地处兰州城乡接合部,是一个流动人口多、辖区单位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社区。这里平房院落多,租房费用低,周边临近小西湖商贸城、牛羊肉市场等,就近打工,摆摊谋生的机会大……种种优势的叠加让这里成为东乡、康乐、广河等外来务工人员首选的落脚点。
2014年起,一个特殊的小组在这里诞生了,成员一共12人,组长是社区书记许捷。这个小组有两个身份,既是流动人口行业计生协会领导小组,又是社区志愿者队。
成立伊始,为提高效率,几经讨论,他们决定按居民小组划分3个网格并设立网格责任人和项目责任人,同时不定期开展志愿者服务。至今,这个队伍已开展活动20期,服务流动人口600余人。大到法律知识培训、安全知识培训、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小到面点、插花、十字绣、钻石贴画等再就业培训,12人小组将这里的社区生活彻底搅热,原本冰冷、陌生的邻里关系,也在一次次扫盲班学习、阅读角读书、简易体检项目服务中变得和谐,有了温度。
“四点半工程”
免费为孩子提供安全活动场所
在五星坪社区有许多场所是免费对外开放的,心理咨询室、社区家庭文化书屋、志愿者服务站、四点半工程、健身场所等,涵盖居民生活的角角落落。最让许捷骄傲的是,每天来这里参与“四点半工程”的孩子特别多。
许捷说,在青少年教育中,小学生下午放学失管失教的问题比较突出。社区中大多流动人口家庭经济困难,家长无力承担学生托管的费用,但是学生放学后家长一般都还没有下班,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对孩子管理教育“真空”的现象,再加上平时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们的学习更是无暇顾及,严重缺乏对孩子教育的关注。“文化程度低,家庭文化氛围不太好,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无力支持孩子的发展”这些现象让许捷颇感焦心。
2014年,依托辖区的穆睿流动人口服务中心,五星坪社区开展“四点半工程”,免费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和本地家庭的孩子提供学习、休息、娱乐的安全活动场所。一晃3年过去了,除了逢年过节,每天下午都有60多个孩子在这里学习。从最初的由社工辅导家庭作业,到今天除了辅导功课以外,还在兰州理工大学和兰州城市学院的志愿者大力帮助下,开设了各种兴趣小组。“四点半工程”就像一个充满奇幻的世界,牢牢吸引着孩子的目光。
流动人口?本地家庭?在这里,孩子们的平等交流与对话,渐渐融化了那层薄薄的隔膜。
燃起新希望
许多孩子成绩与性格有了较大改善
平凉市籍小伙李国庆就是志愿者中的一员。在穆睿流动人口服务中心流动儿童托护点马园长的眼中,李国庆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同学。因为在2015年进入大学时,他就加入了爱心志愿者协会,到目前为止已经坚持了两年多。而李国庆自己却说,其实在他之前,部分理工大的同学在五星坪就已经组织了每周两次的小规模志愿活动,到他参与之时,志愿者的数量增加到近100人,志愿者们的志愿服务还在不断扩大。
“四点半工程”就像一颗颗小小的火种,燃起了孩子们的心、家长的心,给他们带去新的希望与未来。李国庆说。由于家庭原因,这里的孩子们表现比较调皮、比较自卑,个人卫生较差,尤其是女孩子们辍学率较高。面对这些问题,社区和李国庆等志愿者们没有放弃,他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引导社区的孩子们,比如对孩子们的积极行动进行表扬和鼓励,举办赠送文具的表彰活动等。在这些活动的触动下,许多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与性格都有了较大的改善。而家长们对他们的努力与付出也给出极大的认可与赞许。
“我们将继续创新服务模式,将关爱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家庭,让流动人口真正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五星坪社区书记许捷如是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伟如)自临夏州制定实施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规划以来,采取“四个一点”经费筹措办法和一年一个县的“三步走”方式,州上每年下拨1000万元,用于县(市)“雪亮工程”建设,升级改造公共场所...
广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广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