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从去年冬天到今年5月中旬,没有下一场透雨。这么旱的天,意味着今年的庄稼面临着减产甚至绝收。多少年来,干旱与贫穷如影随形,纠缠着布楞沟村。
在过去,旱情来临,村民们走出去打工讨生活成了唯一的选择。
如今,这一切发生了改变。秋日,布楞沟里秋高气爽,30岁的马阿力木、34岁的马大五等5户群众把自己选好的120只羯羊装车送到达板镇进行屠宰,然后把屠宰好的羯羊肉运送到了北京。因为,东乡布楞沟的“绿色羊肉”已经在北京有了市场。
一座座养殖场,改变了布楞沟群众靠单一种植业生存的现状。
2012年的布楞沟,处处是破碎的耕地、光秃的山岭,村民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全村68户、351人,贫困面高达96%,人均纯收入只有1624元,全村68户就有52户“吃低保”。
如今,一条蜿蜒平整的水泥路如飘带般通向家家户户,漂亮的新农村院落整洁有序,院子里的自来水龙头一拧就传出动听的流水声,村民们的衣服干净了,腰板挺直了,脸上自信了……布楞沟村民虽然世世代代居住在大山里,但是他们的精神、心胸已经走出了大山、走出了贫穷、走出了布楞沟。他们的面前,是一条通往小康的康庄大道。
你看,现在的布楞沟黄土高坡被推成了一大片平地,一排排红砖灰瓦房悄然建起,56户群众早已喜迁新居。村小学教学楼、村“六位一体”办公楼盖起来了,办公楼里有了卫生室、文化活动室。新修整的一层层梯田高低错落,新栽的一排排树木绿叶绽放……这一切,就像一个个美妙的音符,在这片干涸的土地上奏出一曲动听的田园曲。
布楞沟的扶贫精神,布楞沟的脱贫经验,激励着全州各族人民,在走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新闻推荐
一提中医,人们想到的就是大医院里专门设置的中医科室,怎么也想不到,在东乡县果园乡一个叫石山的山村里就有一个中医卫生所,还有一位在当地有名的中医村医叶勇。叶勇,今年45岁,甘肃榆中县人,1996年毕业于...
东乡族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东乡,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