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聊城 今日临清 今日阳谷 今日莘县 今日茌平 今日东阿 今日冠县 今日高唐
地方网 > 山东 > 聊城市 > 今日阳谷 > 正文

国家使命 世界雄心

来源:四川日报 2019-09-25 07:16   https://www.yybnet.net/

要站稳国家中心城市位置,为冲刺世界城市积蓄能量,核心在城市功能,关键靠产业支撑。在成都市主政者看来,产业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关键支撑,在城市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国家使命 世界雄心。

站在“万亿”经济体量基础之上的成都,决定以变革换取产业发展速度。2017年,成都作出重要部署:向东开辟第二经济发展主战场,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城市功能布局调整。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成都开启了重塑产业经济地理的时代征程。

创新经济组织方式。成都市规划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和17个产业生态圈,秉持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若干新型城市社区的规划设计理念,推动“产城人”向“人城产”发展逻辑转换。以功能区为主要载体,成都正在加快打造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经济协同发展的“5+5+ 1”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大关。

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支撑成都在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建设上迈上新台阶:2018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5.11亿元增加到15342.77 亿元,占全国比重由0.75%上升到1.7%,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三、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今年上半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02.37亿元、增长8.2%,在16个“万亿俱乐部城市”中位居第一。

对于一个经济体量已迈过“万亿”的城市而言,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保持8%左右的速度并非易事。但成都做到了。从2017年一季度到今年上半年,成都经济运行几乎为“一条直线”,其中,有5个“增长8.2%”,3 个“增长 8.1%”和 2 个“增长8.0%”。

经济运行稳健的同时,成都经济结构也在持续优化,新经济、新消费、新人才、高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等逐步崛起,为后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肩负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历史使命,成都始终用新发展理念创新要素供给,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打造产业生态圈,一幅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画卷,正在新天府徐徐展开。

活力 创新驱动的新经济“机会之城”

2013年,在租来的毛坯房里创业的钟波没有想到,一手创立的极米科技,短短五年多时间里发布30余款产品,销往全球各地,并打破投影行业被外资品牌称霸15年的局面。

成立于2014年的医联,在天府软件园开始创业。目前已成为西南最大、全国前五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估值超70亿元,成为川内唯一一家互联网医疗独角兽企业。

两家企业,有着鲜明的共性——成立时间短、几何式增长,科技带动经济增长爆发力可见一斑。这是成都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的使命所在,亦是动力所在,推动成都积极部署各项工作——

加快提升基础创新能力。规划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争取天府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成都超算中心纳入国家超算建设,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总数达到198家,居中西部前列。

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46项改革试验经国家及四川省授权先行先试,11项改革成果入选全国百佳案例;36项在全国推广的创新改革成果中,9项由成都探索形成,居8个试验区第一。

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成功举办2018年全国“双创”活动周成都主会场活动,连续5年举办“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持续开展“创业天府·菁蓉汇”系列活动,形成“北有中关村,东有长阳谷,南有深圳湾,西有菁蓉汇”全国双创品牌。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成都把发展新经济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突破口,率先成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聚焦“六大形态”和“七大应用场景”,致力于打造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2018年,成都新增新经济企业4.1万家,每天有超过110家新经济企业诞生,新经济企业专利数量达5.65万件,同比增长117%,新经济活力跻身全国前三。

从“给优惠”到“给机会”。今年,成都创造性地将新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需求相结合,先后两次发布“城市机会清单”,对外公布1200余条可与世界各地优质企业、机构等展开合作的机会信息,涉及智慧城市、东部新城、公园城市等11个应用场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成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潜力加快释放,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力驱动成都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科技创新成为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和战略支撑。

自2016年来,成都连续四年位列机构评选的“新一线城市”榜首。成都,也成为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魅力 书写新时代的“交子”故事

“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金融业,自古以来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一千多年前,成都繁荣经济孕育了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当下的成都,正是由区域中心城市迈向国家中心城市,进一步积蓄冲刺世界城市能量的关键节点。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增强西部金融中心功能,全面构筑现代金融产业集群和支撑体系,强化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加快发展新兴金融业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增强“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五大核心功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力争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部金融中心。

作为中西部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成都的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已经从单纯的体量积累转向核心功能凸显,初步实现从传统金融集聚向新金融生态圈构建的转变,走出了一条金融创新发展之路。2018年,金融业增加值达1750.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产值12%左右。

成都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不久前,由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编制的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26)”在伦敦发布。报告显示,成都继2017年9月首次入榜后排名持续攀升,本期评分较上期大幅增加25分,排名上升14位,目前排名全球第73。此外,本期指数还首次引入金融科技排名,成都金融科技表现强劲,排名全球第18。

如今的成都,已成为西部地区最活跃的资本市场之一,全市共有各类金融机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2600余家,已经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种类最齐全、数量最多、金融市场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一座现代金融中心在成都崛起。

大城崛起的路上,成都从来不做“独行侠”。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在四川区域发展历史上首次将成都定位为“主干”,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承担历史使命,成都认真落实省委决策部署,与省内20个市(州)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加快构建产业协同、市场共兴、功能共享、交通互联的“水涨船高”发展共同体。截至今年7月,成都已与省内市(州)签约重点合作项目320个,协议总投资4145.2亿元,其中已落地项目210个,完成投资473.6亿元,同城化、一体化、协同化发展的成效初步显现。

新闻推荐

外汇局正修订取消合格境外投资者额度限制配套法规

9月16日收盘,上证指数报3030.75点,下跌0.48点,下跌0.02%,成交额2374.42亿元;深证成指报9918.09点,下跌1.71点,下跌0.02%,成交额34...

阳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谷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国家使命 世界雄心)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