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新闻 临清新闻 阳谷新闻 莘县新闻 茌平新闻 东阿新闻 冠县新闻 高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聊城市 > 阳谷新闻 > 正文

受国际资本青睐的成都 追赶世界先进城市的动能从何而来?

来源:成都晚报 2019-03-11 08:13   https://www.yybnet.net/

营商环境样本成都3

关键词:创新实践

“在创业之初,我们并没有想到成都有这么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在去年的一场产品发布会上,极米科技董事长、CEO钟波感慨道,极米科技从一家年轻的科技企业,发展成为今天行业的引领者,离不开成都的大力支持。实际上,优质的营商环境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2018年11月,普华永道中国联合数联铭品、财新智库和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发布《2018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质量报告》(简称“大数据榜”)中,成都位列全国第四位。无独有偶, 2018年12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2018》(简称“央视榜”),成都在营商环境上综合排名第六位,其中在创新环境评价方面异军突起,排名第四。从世界城市评级来看,成都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已经上升29位至全球第71位。

透过两份权威榜单,可以看到成都持续优化城市营商环境的不懈努力。那么,聚焦创新实践,针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创新成果转化、科研基础等影响营商环境的关键因素,成都在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过程中有哪些优势与上升潜力?后续发展空间有哪些?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研究员、成都理工大学教授黄寰。

看创新环境

成都备受国际资本青睐 优化创新环境就是优化营商环境

过去一年,成都双向开放合作有效提升,对外贸易持续繁荣,实现进出口总额4983.2亿元,增长26.4%;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285家,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上升29位至全球第71位;开通航线355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数量114条,居中西部地区第一……种种数据表明,成都的营商环境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可以看出,成都是一个受到了国际资本或是国际上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青睐和关注的城市。”黄寰说,因此,成都如果想要破局,实现更好的发展,还不能固步自封,必须要有开放性。“开放就是创新,一方面要吸引外来资金,另一方面,众多的成都企业也需要走出去。”

黄寰解释,营商环境是影响区域市场主体行为的一系列综合发展环境的总和,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因素,是市场与政府、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客观来讲,对于创新环境而言也是一样,是在创新过程中,影响创新主体进行创新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从创新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主体是市场主体,企业对于创新有着内在的驱动和需求。“在当前内外大环境的交织下,成都市抓得很好,瞄准‘国际化’营商环境,而不是一般的行政环境,实际上就是营造一种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解决好我们本辖区能够创造的内部环境问题。同时,在更大层面上,成都已经是全球经济链条的重要一环,我们的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国际外在环境的深刻影响,越是发达的地方越会受到全球贸易变化的影响。”

“央视榜”中提到,成都是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荣获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称号,创建了全国首个金融业众创空间,启动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成都发展基金,着力解决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融资首投难、首贷难问题,取得突出成效。实际上,优化和完善营商环境离不开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一座城市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度及其创新创业状况对于新创企业和投资者而言非常重要,拥有强大创新创业活力环境的城市往往更能吸引高素质人才的集聚,从而推动城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通过研究这些营商环境报告,会发现这其中既是定量的,但也有一些定性的判断。营商环境跟GDP的总量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营商环境排名靠前的城市,同样GDP的总量也在全国靠前,也就是说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了企业发展的空间,也提供了驱使它产生内生的创新动力。从营商环境的角度来看,优化创新环境也正是优化营商环境,二者是相互印证的。随着成都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从创新要素不断聚集,到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创新成果转化等多维度‘全面开花’,未来的潜力和增长趋势令人期待。”

看战略新兴产业

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 今年计划新增新经济企业5万家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塑造中国发展新优势。”这是自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新动能”以来,已连续四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更进一步,成都的思路已然明确——以创新理念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把发展新经济作为追赶世界先进城市突破口。

过去一年,成都新经济活力指数位居全国第三,呈现出高速增长、迅猛崛起的蓬勃势头。从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和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到启动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和“双百工程”,去年以来成都新增新经济企业4.1万家,相当于每天有超过110家新经济企业在这里诞生,新潮传媒、医云科技、1919酒类直供、驹马物流等4家企业更是脱颖而出成长为“独角兽”。而针对独角兽企业和准独角兽企业等新经济细分领域的差异化需求,就在今年2月,成都天府新区出台《关于支持新经济企业入驻独角兽岛的若干政策》,这项被称为“岛十条”的政策还将从支持企业集聚、支持科技研发、支持市场开拓等十个方面对新经济企业给予支持。

作为一家成长于成都本土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成都新经济发展极具代表性的样本企业之一,钟波坦言,提出“无屏电视”这样一个全新的产品形态,甚至去颠覆传统电视是“冒大不韪”的,最开始,创业条件是很艰苦的。“得益于成都对创业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的支持和扶持,在公司发展初期,极米获得投资比较困难的时候,成都技术转移集团在A轮就开始参与进来。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政务、税务的问题,相关部门也直接到极米科技现场办公。到后期极米极速扩大发展的时候,我们也拥有了在高新区软件园完整的办公场地。”

黄寰看来,在成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例如重视新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就是抓住了产业发展的“牛鼻子”,“从某种意义上看,新经济实际上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都通过从聚焦‘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着手,同时,针对企业全生命周期、全环节不同痛点、不同需求,出台相关政策分层分级对新经济企业差异化支持,这些都是非常值得赞许的,反映了政府非常重视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发展新经济形态也是极具产业活力和增长潜力的。”

令人期待的是,就在近日,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成都市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2019年工作要点》,其中提出2019年还将力争成都新经济总量指数(NEI)实现进阶升位,新增新经济企业50000家、同比增长20%以上,新增独角兽企业2家、准独角兽企业达到120家,新经济营收增长18%以上,推动一批新经济企业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实现成都新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看创新成果转化

成都创新成效量质齐升 探索多样化的人才计划

去年12月21日一早,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里除了忙碌的科研人员外,迎来一批并不常见的访客,他们是来自成都本土的医药健康企业代表,特地前来参加成都企业家大学校园行首场活动。令很多人颇为期待的是,通过这场活动搭上为企业和科研人员开启的校企成果转化“直通车”。“今天的活动对于我来说是很震撼的。”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黄瑜表示,四川大学许多研发项目涉及的技术都是全球领先的,而此次校园行提供的对接机会则为成果转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公司目前和华西医院在临床麻醉方面已有合作。今天的活动后,公司也决定优先选择四川的项目进行转化。”

其实,类似这些“科技成果对接”的线下活动,只是成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推创新成果转化的创新实践之一。打开一张城市创新地图,可以看到,从成都首次举办全国双创周主会场活动,形成“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长阳谷、西有菁蓉汇”的全国双创新格局,到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0家,产值突破1万亿元;从在全国率先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省20家高校院所,作价入股创办企业60余家,并已纳入全国第二批全面创新改革经验,再到人才新政成效明显……过去一年以来,成都创新成效量质齐升。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过去一年以来,营商环境质量排名靠前的城市都在不断优化创新要素。其中,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正成为各城市未来长期竞争的关键点。黄寰建议,在国内各大城市都在千方百计引进人才的同时,成都还要进一步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其中,人才是多方面的,对于企业家而言,要为他们创造一种温馨和谐有序的营商环境。同时,在人才的‘增量’和‘存量’方面,对外可以到东部沿海地区吸引科技创新人才、高技能工人以及与成都产业发展相关的人才,对内要给予现有人才更好的空间,例如针对各行各业的人才分门别类的制定相应的人才计划,包括技术工人、第三方服务人才、法律人才等等,通过人才计划的多样化,让各种人才各得其所,从而最大程度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进一步撬动营商环境优化。”

此外,科研基础是创新成果转化的基石,同样也是影响营商环境变化的关键因素。黄寰认为,无论是从高校的角度,还是从专利拥有量、国家级奖项来看,成都均具有很好的科研基础,它的条件和实力是比较雄厚的,在整个西部来看也都首屈一指。“但客观地讲,我觉得成都既‘外有追兵’,同时也‘内有压力’,包括在现有科研基础上内生能力的转化,以及与市场化的结合程度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值得进一步的挖掘,成都可以从培养内生的创新能力着手,继续加大科学技术研究,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紧密结合以及成果产业化。”

成都晚报-成都发布记者 叶飞鸿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大学生志愿者开展“节水护水,你我同行”志愿服务

本报讯(记者李珊通讯员史曙)日前,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志愿者组成了7支师生服务队,利用假期时间分别奔赴日照市区及周边县区部分...

阳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参观动画公司2019-02-19 05:31
猜你喜欢:
评论:(受国际资本青睐的成都 追赶世界先进城市的动能从何而来?)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