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尹腾淑本报通讯员 刘葆华 陈桂芳
阿东村位于阳谷县最东部,是一个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村庄,村里经济相对比较落后。2017年初,人行阳谷县支行与阿东村开展党支部共建行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将支部共建与推进普惠金融相结合,为该村引来金融活水,切实增进了发展活力,上演了一个“1+1>2”的美丽故事。
产业发展“引活水”
“今年芹菜行情不错,我这两个大棚盈利2万元不成问题!”今年48岁的张中智是阿东村的贫困户,经人行阳谷县支行牵线,去年,他从阳谷农商行获取小额贷款3万元,建起了蔬菜拱棚,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阿东村人口1558人,村民经济来源主要是打工及大棚种植。结合村里实际,人行阳谷县支行坚持“授人以渔”,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协调阳谷农商行通过小额扶贫贷款,支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成本低、回报快的拱棚项目,从源头上改变村里贫困落后的状况。截至2018年5月末,该村59个贫困户,已有29户掌握拱棚种植技术,实现脱贫。
在帮助农户发展种养殖业的同时,人行阳谷县支行积极扶持企业发展,利用企业的辐射效应,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山东华珍堂阿胶有限公司是一家阿胶生产企业,村子里有12个贫困农户在企业做工。2017年10月份,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资金一度周转紧张。在一次支部座谈会上,企业负责人林思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人行阳谷县支行党支部书记、行长刘潮洋同志谈到了经营难题。没想到,刘潮洋行长很快为企业引来了“资金活水”,在与当地政府和阳谷农商银行反复沟通后,农商行顺利为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1100万元,保障了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支付方式活起来
菜农张中信是一名老党员,在人行阳谷县支行党员王道亮手把手的教导下,学会了使用二维码支付。“没想到,我到这个年龄了,还能学会这新鲜事物,现在卖菜的收入,通过手机扫码就能实现入账,真是方便又快捷。”张中信高兴地告诉记者。
阿东村距离阳谷县阿城镇仅有0.5公里,出于整体布局考虑,涉农金融机构在该村布放的支付结算基础设施较少,商户和菜农主要采用现金结算方式,给一些外地来收购蔬菜的商户带来极大不便。人行阳谷县支行党支部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当地金融机构,深入走访商户和菜农,广泛宣传电子支付工具,为一些支付金额较大的商户安装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向单笔交易额在万元以下菜农推广二维码支付业务,为符合条件村民安装二维码,并且给予单笔交易100元以下免除手续费的优惠。
今年刚满30岁的朱春博,在村子里经营着一家百货超市,阳谷县农商行为他安装二维码后,给他的经营带来了很多的好处。“以前生意忙时,两个人都顾不过来,有了二维码支付,少了收钱、找零的麻烦,我一个人就能搞定,现在每个月的非现金支付都能达到5000-6000元。”朱春博对二维码支付业务赞不绝口。如今,村里两个比较大的超市都开通了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安装了农商银行二维码,超过8成的菜农拥有了自己的二维码。
金融知识送上门
盛夏的晚上,阿东村村民委员会大院里灯火通明,挤满了一院子村民,人行阳谷县支行青年志愿者主讲的“金融夜校”吸引了众多的农户,授课人员将枯燥的文字介绍制作成动画流程图,让村民一目了然、通俗易懂。“上了金融夜校才知道,我们贫困农户也有条件到银行贷款,真是太好了。”通过参加“金融夜校”的培训,阿东村不少农民群众表示对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
人行阳谷县支行通过多种方式,在阿东村开展宣传活动,将金融知识“送上门、送到户”。此外,为村里赠送了金融图书和图册资料,并利用农闲时间,举办了两期“金融夜校”,向村民宣传金融扶贫政策、小额扶贫贷款等金融知识,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该行还利用“金融夜校”平台,邀请聊城市农业局专家开办农业讲堂,为村里的菜农讲授蔬菜种植技术,受到广泛欢迎。“以前种植芹菜经常出现烂根现象,听了专家的讲解,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阿东村一名菜农高兴地说。人行阳谷县支行在阿东村开展共建行动一年多的时间内,先后聘请农业专家讲解小萝卜和芹菜种植技术4次,为村民解决种植疑难问题14个,切实提升了大棚户的种植技术和积极性,增加了菜农的收入。
新闻推荐
聊城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召开 徐景颜主持 张旋宇李春田参加
本报讯8月3日下午,十三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十六次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精神,讨论...
阳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