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钟 伟
本报通讯员 肖纪理 罗 欢
整齐排列的钢架大棚,碧绿鲜嫩的黄瓜,青翠欲滴的西葫芦,和煦的阳光下,处处生机盎然。这是6月21日,记者在阳谷县阿城镇古阿井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采访时看到的一幕。
去年3月,阿城镇通过招商引资,总投资2.3亿元,占地600亩的古阿井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农业产业园项目落户薛庄村。该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6000万元,建设新型双层日光温室83栋70500平方米,二期预计投资1.7亿元,规划占地226亩,建设智能化玻璃温室2栋,总计11.9万平方米。目前已流转土地300多亩,建设高效集约蔬菜温室27个。“自从建了农业产业园,村里开始大变样,老百姓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薛庄村村干部孙淑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每年每亩拿到1200元的租金外,村民还被聘到棚里干活,每月能领2000多元的工资,比过去种地收入强多了。”而说起今年的效益,企业负责人脸上乐开了花:“今年4个大棚的西葫芦一共卖了16万元;这21个大棚种的是精品小西瓜,全部直供大城市超市,每个棚收入六七万元;这2个大棚采用了沼气池、畜舍、温室大棚、后冷棚、工房‘五位一体\’生态种养技术,绿色环保效益高。”
在古阿井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有22个大棚由阿城镇整合扶贫资金220万元建设而成,被亲切地称为“扶贫大棚”。去年,全镇84户贫困户202人共获得分红22万元。
贫困户李宪海就是农业产业园的一名受益者。因为妻子患有精神疾病,无法照顾孩子,这些年来李宪海被迫放弃外出打工,在家务农和干些零工。女儿曾是他唯一的精神寄托。可去年初,女儿被发现同样患有精神疾病。李宪海慌了,带着她四处求医,为此家里欠了不少债。“去年9月份一家三口领了6000元的分红,加上低保等各项补贴和地里的庄稼收入,一年收入 1万多元。”李宪海说,“往后康复治疗还需要不少钱,有了这笔帮扶资金,孩子的医疗费不愁了!”
阿城镇党委书记胡瑞恒告诉记者,为了有效盘活土地资源,切实充实农民的“钱袋子”,去年以来,该镇立足大棚蔬菜种植优势,抓住全市建设高效集约蔬菜温室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地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参与蔬菜温室建设,并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订单农业等方式发展蔬菜特色产业,打造精致农业示范区。目前,全镇已建设完成百亩以上种植小区4个,其中350亩以上小区1个,共建成高标准温室大棚60余个;分散建设、改建、扩建大棚1300个。
扶贫大棚
新闻推荐
肉鸡产业动能转换之聊城样板 ■走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养殖之路 ■构建全产业链食品安全体系
□本报记者布双起钟伟本报通讯员高崇谭鹏飞聊城是传统肉鸡养殖大市,肉鸡产业在整个畜牧产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目前,全市初...
阳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