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静 通讯员 刘惠
今年1—11月份,东港区三庄镇、陈疃镇、西湖镇三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7亿元,相比2011年全年,增长了53.8%;
今年1—11月份,三镇完成财政收入2855.6万元,相比2011年全年,增长了18.1%。
今年1—11月份,三镇农民人均收入11848元,相比2011年全年,增长了33.7%。
2012年至今,西部三镇实施各类工程306个,群众在教育、就医、环境、出行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善。2014年度全区群众满意度调查中,三庄镇、陈疃镇、西湖镇分别名列前三。
“突破三庄、带动西部”发展战略实施三年来,东港西部,这片经济一度相对落后的沃土,正迸发出科学发展的激情,加快构筑“新高地”。
统筹城乡,全域发展,必须补上“短板”
2011年,占东港2/5土地和1/4人口的三庄镇、陈疃镇、西湖镇三镇,主要经济指标均列全区末位,成为东港经济社会发展的“洼地”。
要统筹城乡,全域发展,就必须补上“短板”!东港区委书记郑加贵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东港的综合竞争力,不能仅仅由东中部来体现。没有西部三镇的大发展,就没有东港区的全面进步。”
突破三庄,带动西部!
2012年初,新一届东港区委、区政府作出“突破三庄、带动西部”的战略部署,力求以三庄的突破带动西湖、陈疃的大发展,实现山更青、水更秀、百姓生活更富裕。
该区迅速行动,专门制定了突破三庄发展意见,设立专项资金,突出项目支撑,开展挂钩帮扶,制定特殊政策。
2012年5月9日,市委书记杨军到三庄镇调研时,提出把“突破战略”提升到市里的层面来认识和推进,为这片土地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市直有关单位采取组织联带包保、政策倾斜扶持、项目优先安排等措施,从情感上关心、投资上倾斜、项目上带动,千方百计帮助西部镇、村理思路,争资金,引项目,解难题。
2014年3月6日,东港区委召开常委会,经过专题研究,决定将“突破战略”实施时间延长,将这项工作长期化、制度化。
“突破三庄”战略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东港区委常委、副区长焦安勇说,西部三镇在资源、区位、发展前景上具备独特优势,是东港实施全域发展的前沿阵地。从这个意义上说,打造西部科学发展高地,影响的远不止三镇。
外力扶一把,内启新引擎
东港西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突破战略”实施伊始,该区就拨付了专项资金用于三镇优先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参照国家对沂蒙革命老区扶持政策,按照不低于全区人均水平的1.5倍,优先安排水利、教育等资金;每年安排一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到位资金不少于7000万元。
按照“特区特管、特事特办”原则,该区取消西部三镇的招商引资硬指标,对三镇地方财政收入超基数增长部分全部拨付三镇,保障性转移支付比例由80%提高到100%,三年区级转移支付不低于6500万元。
突出“道路接轨、要素接轨、产业接轨”,该区在西部三镇选择了100个村,包括三庄镇的全部村庄,每个村都由一个东部街道的经济强村、一个区内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一个区直部门联带。(下转A3版)
新闻推荐
3月24日是第2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西湖镇卫生院通过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地等“三进“活动,全力提高全民结防知识知晓率。图为医...
阳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