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石晶通讯员卢林
村内道路户户通、互联网络户户通、启动绿化工程、清理垃圾2000余吨……自从今年3月5日,来自市财政局的“第一书记”钟强和曹媛媛入驻市中区安居街道永南村开展帮扶工作以后,这半年时间的永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在村庄基础设施大改善的同时,村民们还发现,这位“第一书记”有着自己的工作原则:奉行务实主义。钟强说:“咱们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绝不能让村子欠下账。”
“既然来了,咱们就要为群众办实事”
今年3月份,钟强和曹媛媛来到永南村,第一件事就是摸清村庄基本情况。路要修、电要改、树要种、垃圾要清理……一件件事情摆在钟强面前。“既然来了,咱们就要为群众办实事。”摸清底子、做好规划,工作组和永南村两委就按照工作安排,各自分头行动起来。“两通工程”率先竣工:按照户户通工程标准,提前完成了村内道路5条大街、9条胡同,共计16000平方米道路的硬化工作;协调通信公司架设网线,解决群众上网难的问题,小村庄进入互联网新时代。
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里生产条件也有大改善。永南村原本就有一条支渠,几十年来从未大修过。今年,工作组就将改造这条1800米长的毛支渠列入议事日程,专门邀请专家制定水利设施整修方案。“说实话,这半年时间,俺们永南村真是大变样。修路、打井等等这十几年来一直想干的几件事总算实现了。而且俺们‘第一书记\’特别务实,完成这么多工程,没让村民多掏钱,也没让永南村欠下账。”村支书杨丛新告诉记者,修路所需的钱大都来自部门一事一议资金,安装路灯的费用全部是企业赞助,修下水道的工程款也是向有关部门申请的专项资金。每一笔钱,来得清楚,花得明白。
脚踏实地前进,一心一意为群众
“钟书记,这是村文化大院和互助敬老院的工程草图,你看看行不?”村主任李新军拿出一本资料,递给钟强。钟强一边看一边询问相关情况,说:“咱们等会可以去现场看看,踩踩点,对比一下图纸,更容易发现问题。”
原来,拥有679位村民的永南村,一直没有专属的村文化大院和互助敬老院,村民呼声强烈。这一次,工作组和村两委成员商量,一定把文化大院和互助敬老院建起来。
团结起来才能办成事,一方面,村两委负责制定文化大院、互助敬老院的图纸,确定建设用地,列出工程预算;另一方面,钟强和曹媛媛负责联系相关部门,跑手续、拉赞助。“我们初步计划,今年下半年,完成村文化大院、互助敬老院的建设,修建体育广场,1800米的毛支渠改造全部完成。”钟强介绍,村内的每一个建设项目都正在按照计划循序渐进地逐渐完善。不急于求成、不贪大求洋、不撒芝麻盐,这是当初钟强为自己设定的准则,凡是启动相关工程之前,必须做好预案,绝不能为了刻意追求“轰动效应”而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结合老百姓实际需求、结合区镇两级发展规划、结合帮扶村客观情况、结合财政自身职能进行帮扶,为基层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好事。
“第一书记”钟强和村民唠嗑
新闻推荐
新教学班子已到位记者从兰州市七里河区政府获悉,七里河力天幼儿园曝出给孩子私自喂服处方药利巴韦林后,七里河区政府充分考虑家长诉求,决定将力天...
阳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