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均薇 通讯员 李斌)5月22日,还不到早上7点,高月乐就已经在陈疃镇水陈坡村的街道硬化工地上忙活起来了。这位从东港区商务局下派到这里的“第一书记”,一天的日程是这样的:上午先监督路面硬化是否合格,再到村民老潘家做工作,流转蓝莓土地;下午联系区文体新局落实健身器材事宜……
和高月乐一样,东港区选派的42名“第一书记”,带着“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的目标,扑下身子、扎根基层,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活跃在农村一线舞台。
活动开展以来,为确保“第一书记”工作和任职村群众需求同频共振,东港区坚持因村选派、科学定人,从区直部门和公检法系统抽调30名干部组建“第一书记”工作组到城中村拆迁重点村,从区直部门抽调10名干部到中部后进村、从联带部门抽调10名干部到西部联带村,确保把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选派到最需要的农村一线,实现带动村庄发展、带领农民致富的目标。
“来了就是一家人!就得沉得住、蹲得下,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自己融入这一片村庄和这一方百姓。”5月25日,在西湖镇竖旗岭村见到“第一书记”丁桦时,他正在屋里修改工作计划,一组组数字显示出他已经进入角色:发挥专长,年内设计出台社区规划;引导村庄再发展有机蔬菜大棚200亩;规范绿丰蔬菜专业合作社运作模式,创建1个蔬菜品牌……
“刚开始,村民对‘第一书记\’不了解,肯定是持观望的态度。”东港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毛维岗对“第一书记”们这样说,“但是,只要带着感情驻村,真正为他们出了力、谋了利,老百姓自然会把你当贴心人。”
为了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作用,东港区积极为他们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除了规定“第一书记”任职期间,组织关系转到任职村党组织,与原单位工作完全脱钩外,各派出单位作为“第一书记”的娘家,更是分外支持,当好坚强后盾:区商务局拿出1万元,作为“第一书记”工作启动资金;(下转A3版)
新闻推荐
西湖镇:农村创业天地和城里一样宽 4000余外出务工农民“凤还巢” 年可增收8000万元
本报讯(记者 周伟)记者在东港区西湖镇采访时发现,这里兴起了一股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回流热”:从去年开始,该镇累计有4000余名常年在外漂泊的农民回乡创收,每年可增加收入8000万元。西湖镇人多...
阳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