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
聊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一座历史名城。传说在古代,有一只五色散彩、光华四射的凤凰,由北向南飞经这里,发现这块宝地,曾经降落下来,聊以小憩。所以,聊城又称“凤凰城”。
那么,聊城有没有宝呢?有。宝在哪里?就在城南护城堤内的校场。
那校场三面环水,一面通陆,坦坦荡荡,气势雄阔,是古时候官府习兵练武的地方。都说那校场一到晚上,就传来断断续续的牛叫声,远听似钟,近闻如笙,走到近前听却无,人们都很奇怪,但谁也解不开这个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年年月月,人们一直在听,人们一直在议论,人们一直编织着美好的故事。还有的说:一个叫罗锅的穷汉,早起推着独轮小车,去阳谷县赶集卖柴从这里路过,突然“哞”的一声从水中窜出一只大牛来。头如巴斗,眼似火炬,尾巴一撅足有一丈长,罗锅吓得头发乍起,浑身哆嗦。谁知那牛后退了一步,慢吞吞地口吐人言:“罗锅,罗锅你别怕,拴住我的尾巴有钱花。”说着那牛一调身子,将尾巴搭在车上,罗锅真的大着胆子,把牛尾巴拴在车前拉档上,只听一声“走”!罗锅顿时觉得头发蒙,行如风,不到半个时辰就来到了阳谷县大集。罗锅定睛一看,那牛早已不知去向,罗锅又惊又喜,呆立了好久。说来也怪,那一车柴,横竖不到二百斤,可是卖出两千八百斤,还没卖完哩!罗锅大把大把的铜钱往腰里装,喜得俩巴掌都拍不到一块儿啦。打这,罗锅再也不愁吃不愁穿了。这就是聊城人们常说的“神牛载薪”的故事。
故事终归是故事,人们总是半信半疑的,总想弄出个究竟。
一天,从南方来了一位羽扇纶巾的方士。这方士来到聊城手捂天门,蹙眉凝神,展目四望,不觉“啊”了一声:“宝地,宝地,金牛在此砘地!”人们一听他说:“金牛在此砘地”,都好奇地围了上来,不约而同地问道:“先生,金牛在哪里呢?”那方士斯斯文文地说:“不在北方,不在东方,就在城南校场上。”人们都惊服了:“慧眼高见,慧眼高见!”人们自然联想到了那千年难解的牛叫声。“金牛叫三声,钱财满聊城,金牛拉砘子,代代出王子。若能缚住这金牛,聊城富贵不断头!”那方士摇着羽扇侃侃而谈。
“如是说来,那金牛如何缚拿?”聊城官民都关心地问。 “诸位听我言,擒牛实不难,只待七月十五夜五更,丈二艮瓜猛击顶”。最后,大家商定,若方士能拿住金牛,由官府出面,大伙出钱,为方士立名留碑一座,赏白银两千两。方士闻知大喜:“不才愿为”。
方士知道,那金牛一年一度,只在七月十五日半夜子时,才在校场显形,拉着金砘子围着场院轧了七七四十九圈,要捉住它,非趁此时不可。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眼见得离七月十五日只剩三天了,那方士跑遍了九州单八县,还没找到合适的艮瓜。
这天早晨,方士趁早凉快,来到聊城城西北角内,放眼一望,好一片瓜果累累,百菜葱茏的园地。原来这是田家菜园。方士向田老汉唱了个“喏”,说明了要买艮瓜的来由。说来也巧,田老汉这两天正愁菜卖不出去呢,一听方士要买菜,当然十分乐意,忙说:“来来来,地里随挑随捡!”田老汉将方士引进菜园里。方士东瞅瞅,西看看,突然惊喜地失声叫了起来:“好瓜!”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老伯,这根艮瓜我要了,不过还不老成,需再长两天。好吧,后天晚上半夜前我来取,需多少钱?”田老汉说:“这瓜特大,一两纹银吧。”方士点点头说:“行,行,”遂从怀中取出钱来交与田老汉。
第二天上午,晴空万里,骄阳似火,热得人们透不过气来,挨到中午,倏然风驰雨骤,雷电交加,瓢泼似的大雨哗哗而下,斜斜的雨柱鞭一般狠命抽打着大地,许多树叶打掉了,许多瓜果打破了,村里地里沟满壕平。快黑天了,雨还下个不停,田老汉见那根大艮瓜,全泡在水里,他怕雨水沤坏了瓜,不好向方士交待,就细心地把瓜摘了下来,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拖进庵子里,放在麦秸床铺上。
第三天,还不到半夜,方士就兴冲冲地奔向田家菜园。一看艮瓜已被摘下来了,不由地“哎呀”一声,摇头叹息不已。原来这艮瓜摘早了,够长不够粗,欠道劲儿。方士只好悻悻地将瓜扛走:“哎!天不福我,天不福我,只好一试了之”。
到了半夜子时,那方士扛着艮瓜,徐徐步入城南校场。他先在地上划了个十字,然后挺胸抬头,右手高高举起,在空中虚抓了两下,口中念念有词。说时迟,那时快,突然跳出一头金灿灿的黄牛,拉一个光亮耀眼的金砘子迎面向方士扑来,方士往后一闪,顺势举起大艮瓜,照着牛头猛打下来,可惜两臂用力不匀,打偏了,只听“喀喳”一声,一只金牛角打掉了,那牛“哎哞——”一声怪叫,化作一道红光向西南流去。从此,聊城居民再也听不到金牛的叫声了。
人们编出歌谣,惋惜地唱道:金牛,金牛,金牛一去不回头,空留草地思悠悠,思悠悠,使人愁。青山绿水依旧,几度夕阳红,夕阳红,夜露浓,何日金牛归聊城。
据说,那只金牛角由聊城官府进京献给了皇上,皇上视为至宝,题词赞云:西居长安,天下太平;流水东去,世代昌盛。朝内一班趋炎附势,谀迎帝王之辈,遂据此将聊城改为“东昌”。
新闻推荐
...
阳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