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聊城 今日临清 今日阳谷 今日莘县 今日茌平 今日东阿 今日冠县 今日高唐
地方网 > 山东 > 聊城市 > 今日莘县 > 正文

西马沟村的“共富密码”

来源:聊城日报 2021-11-03 10:4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苑莘

本报通讯员 薛彦青

10月29日中午,在莘县观城镇西马沟村观城印象合作社大棚蔬菜种植基地里,十几名女工正忙着采摘、筛选、分拣、包装。“前些天刚卖完水蜜桃,这几天西红柿、黄瓜又上市了。工人从早晨一直忙到晚上,有时饭都顾不上吃。”现场了解采摘进度的西马沟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理事长马廷方说。

“甜蜜”产业带来甜蜜日子

“去年,村里卖水蜜桃挣了100万元,其中36万元归村集体,估计今年效益比去年还要好。”马廷方心系全村发展,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从2018年至今,在村里建成现代化冬暖式大棚12个,种植了50亩(1亩约合666.7平方米)樱桃、200亩水蜜桃、300亩梨,在西马沟村打造起“甜蜜”产业。

马廷方是观城镇的能人。他是观城镇的第一个养鸡户,开办了观城镇第一家鸡苗孵化厂和第一家饲料加工企业,带领很多村民走上了致富路。“一家富了不算富,大伙儿都富才是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马廷方带领全村村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

“村民家中各有各的情况,要想让缺少劳动力的家庭过上好日子,村里就得打造主导产业。”2016年,马廷方和村“两委”成员商量解决对策。经过一番探讨,西马沟村决定改变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土地经营方式,流转全村土地,由村委会经营。村里的党员发扬“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断腿、不怕丢面子”的“三不怕”精神,向村民讲解村里的发展规划,终于以真情实意打动了大伙儿。“村里的800余亩耕地全部流转了,这多亏了廷方。要说咱是咋富起来的,大伙儿心里都跟明镜似的!”村民孟海全已经住上了二层楼,对现在的生活赞不绝口。

“村社合一”激发组织活力

有了集体经营的基础,2019年春,西马沟村党支部领办野猪林瓜果专业集体合作社,经营起了林果蔬菜种植基地。合作社成立后就遇到了资金不足的问题,马廷方和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最终,群众以每1万元一股参股入社,为合作社筹集了2500万元资金,解决了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购买树苗、肥料等的资金难题。

去年秋天,受疫情影响,上门收购水蜜桃的客户少了。村里的党员全部行动起来为水蜜桃找销路,最终通过送货上门、电商销售的方式,将西马沟村的水蜜桃全部销售了出去。水蜜桃卖得好,拿到分红的村民笑了。如今,西马沟村水果品种多、质量优、产量高的美名享誉周边,成为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产业。“群众要想富,得有好支部。西马沟村的振兴得益于坚强的村党支部领导。该村的‘甜蜜’产业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该镇党委书记马保玉说。

“群众的笑容最灿烂,村美民富才心甘。”在西马沟村的果林中眺望村里的一座座二层楼,马廷方畅想着村庄的美好未来,“我们要努力发展产业,把年轻人留下来,让西马沟村更有活力!”如今,西马沟村推行“村社合一”管理,村“两委”干部到合作社党组织、理事会任职,合作社成员到村“两委”任职,实行村“两委”和合作社主要领导职务“一肩挑”,以主导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逐步将西马沟村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村。

新闻推荐

重拾梦想,再登央视舞台,莘县文艺志愿者徐秋菊用经历证明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本报记者蒲二利10月15日,“时代风尚”——中国文艺志愿者崇德尚艺特别节目播出。特别节目集中表达了老中青三代文艺工作...

莘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西马沟村的“共富密码”)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