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聊城 今日临清 今日阳谷 今日莘县 今日茌平 今日东阿 今日冠县 今日高唐
地方网 > 山东 > 聊城市 > 今日莘县 > 正文

重拾梦想,再登央视舞台,莘县文艺志愿者徐秋菊用经历证明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来源:聊城日报 2021-10-26 10:0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蒲二利

10月15日,“时代风尚”——中国文艺志愿者崇德尚艺特别节目播出。特别节目集中表达了老中青三代文艺工作者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和坚定决心,弘扬榜样精神、引领时代风尚。

节目中,莘县十八里铺镇前李庄村的徐秋菊作为基层文艺志愿者代表荣登央视舞台,与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冯巩同台演出。

徐秋菊出生于阳谷一个曲艺家庭,自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文艺天赋。16岁时,徐秋菊被阳谷县文化馆选拔为重点培养对象。之后,徐秋菊虽频频获奖,却因家庭变故中断了演艺事业。2018年,她返回莘县,带领文艺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基层,一年四季送演出。她说,她要一直唱下去,永远为人民服务。

崭露头角 年少已能挑大梁

10月22日,记者来到前李庄村徐秋菊家中。徐秋菊家干净整洁,已经成了志愿者排练节目的聚集地。

徐秋菊是个地道的农村人,今年已57岁,但举手投足间却别有气质。徐秋菊告诉记者,她的父母都从事曲艺表演,曾经营一个演出团队。在父母眼里,徐秋菊是棵好苗子。因此,从她小时候起,父母就尽心培养她,希望她以后能在这条路上闯出个名堂。

徐秋菊有天赋,又勤奋,跟着父母学习河南坠子,小小年纪就有模有样。

1980年,刚刚16岁的徐秋菊通过了阳谷县文化馆的人才选拔,走上了一条崭新的文艺之路。在阳谷县文化馆期间,她更加刻苦地学习,民歌、戏曲样样拿得出手。十几岁的年纪,她已经在很多节目中挑大梁。后来,她还得到了山东省河南坠子乔派艺术传承人——济南市曲艺团原团长郭文秋的指点。

父母、单位领导都对徐秋菊的未来十分看好,然而,丈夫却不支持她。徐秋菊的丈夫思想较为保守,希望她回家务农。徐秋菊不愿意放下事业,但也不想和丈夫闹矛盾,于是就辞职了。

是金子在哪儿都发光。听说徐秋菊辞职之后,莘县文化馆的负责人多次邀请她参加各类演出和比赛。在1996年首届山东省农民文化艺术节上,她主演的河南坠子《王大伯存款》荣获银奖。1997年,徐秋菊带着这个节目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欢聚在田野》特别节目,获得广泛好评。

遭遇变故 无奈省城谋生存

一场变故突然而至,改变了徐秋菊的人生。

2001年,徐秋菊的儿子得了重病,她和丈夫手足无措,带着儿子前往济南治疗。儿子的这场病,差点让这个家支离破碎。好在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儿子最终康复。

为给儿子治病,家里欠下了许多债务。徐秋菊和丈夫商量,老家医疗条件差、挣钱门路不多,干脆在济南打拼。“我留在济南后,老家有很多搞曲艺的人打听,徐秋菊去哪里了?怎么‘失踪’了?”徐秋菊给记者说起以前的趣事。

刚开始,徐秋菊给别人打工,收入也比较低。为尽快还清债务,她一直在寻找机会。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经朋友介绍去参加了一场演出,表演了豫剧《抬花轿》,没想到还获了奖。那位朋友就问她:“我看你有底子,我这里缺婚礼主持人,你愿意干吗?”徐秋菊非常爽快地答应了。随后,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主持,很快就能在婚礼主持上独当一面了。

徐秋菊性格随和,客户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后来,她与人合伙,成立了婚庆公司,事业红红火火。家里的债务早就还清了,几个孩子也相继成家立业,按说,徐秋菊也到了享清福的时候了,但她心里总是有一丝遗憾——告别舞台十几年了。

重拾梦想 央视舞台展风采

2018年,徐秋菊回莘县老家探亲,街坊邻居见了她都围着她拉家常:“现在农村跟以前不一样了,不缺吃、不缺喝,你啥时候回来再唱给我们听。”

那次回家后,徐秋菊的思想深受触动,以至于晚上都睡不着觉。她决定放弃婚庆公司,回老家,把自己的曲艺艺术展现给父老乡亲们。徐秋菊联系了以前的老朋友,迅速组建了一个文艺团体,有唱山东琴书的,有唱快书的,也有唱河南坠子的。人员有了,去哪里演出呢?徐秋菊决定到政府部门毛遂自荐。“2018年,我找到县里、镇里的相关领导,对他们说,政府只需要提供舞台就行,我们免费给老百姓演出。”徐秋菊告诉记者。

2019年,她发起成立了爱心文艺志愿服务队,自掏腰包,四处演出。这几年,她在志愿服务上花费了五六万元。她常给志愿者说:“政府给了咱们这么好的展示平台,只要老百姓高兴、给咱鼓掌,咱做的事就有价值。”

回到老家之后,徐秋菊致力于传统曲目的传承,2021年,她被评为市级非遗项目河南坠子传承人。服务队不光表演传统曲目,还自编自演了许多新戏。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徐秋菊带动曲艺志愿者上百人,服务群众上万人次。

“能再次站在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上,与老艺术家同台演出,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这是我们文艺志愿者的荣耀,也是我前行的动力。”徐秋菊说。

现在,徐秋菊一个人住在老家,也经常会想念济南的家人,但她说她不会走。“只要老百姓想听我唱,我就要把这件事继续做下去,永远为人民服务。”徐秋菊说。

新闻推荐

莘县疏堵结合治理高价彩礼

本报讯(记者苑莘)今年5月,莘县朝城镇的许文彬、周玉喜小两口结婚时没有彩礼,在当地传为美谈。莘县自2020年被确定为山东省婚...

莘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莘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重拾梦想,再登央视舞台,莘县文艺志愿者徐秋菊用经历证明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