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苑莘通讯员江海龙
7月25日,在外地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唐红波回到了故乡——莘县大张家镇东仓村。虽然已经好久没有回过家,但唐红波并没有近乡情怯的感觉:“这几年每次回来,村里都有新变化,返乡生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感觉我们东仓越来越‘年轻’了。”
过去,东仓村人员流出比较多,村子里静悄悄的,只有胡同口有几个老人晒着太阳做草编。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吸引力,让在外的游子毅然返回地处两省交界的故乡?
是游子内心深处的那缕乡愁。
东仓村是旧时观城县的粮仓所在地,历史悠久。如今,东仓村正小心翼翼地将那些宝贵的记忆一一“捡拾”回来。
记者随该村党支部书记唐德勇来到村委会办公室,这里存放着从村民手中收集到的各类见证过去生活的物件:马蹄灯、织布机、油灯、风箱……这些物件正和东仓村人几十年的记忆一起,等待在不久的将来搬进展览馆。
村头的唐氏宗祠刚刚整修完毕,捐款功德碑的对面计划新建一间配房。“建好配房,宗祠以后就会成为村里操办白事的主要场所,按照不用棺材、不摆酒席等新风俗操办的白事都会在这里举办。”打扫宗祠的唐长海老人认为,这里就是东仓村人的“根”。
村外的道路旁,“故人居”这个名字和公墓颇为契合。唐德勇介绍,墓穴是按照骨灰盒的尺寸建造的,公墓外还种着菊花等植物,“清明和农历十月一日都有花开,村民采上几朵就能扫墓,不必再烧纸了。”
虽然已经有不少村民住进了新建的楼房,但东仓村的胡同依然是一尘不染。胡同口的木牌上,不仅有胡同的名字还有帮包党员的名字。在党员帮包下,全村46条胡同实现了日常保洁全覆盖无死角。
待到真正见过那些年轻人,记者发现,他们又似乎不是因为“乡愁”而回乡的。
正值壮年的唐军国之前在北京打工。这几年,他面临两个选择:是抛家舍业独自去外地打工,还是留在家兼顾挣钱和家庭。而第二个选项就来自村集体近几年的不懈努力。
在仙鹤湖的北岸有一大片苹果园,里面散养着鸡和鹅,分外热闹。为了让更多年轻人留下来,东仓村党支部领办莘县盛茂唐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了30多公顷的苹果采摘园,林下养殖了数以千计的鸡和鹅。合作社资产中30%为集体股,可实现每年村集体持续增收10万元、种植户增收2万元,同时解决了150人的就业问题。
“家底儿”越来越厚的合作社今年又有了“新动作”,流转了4.8公顷土地,由村集体和种植户各投资50%,建设了27个大拱棚。“合作社统一购买生产资料,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承包户负责管理,净利润二八分成,农户获80%收益,确保每年村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同步稳定增长。”唐德勇介绍,唐军国今年承包了大棚,虽然受疫情影响价格较低,“但刚卖完的那茬香瓜也能赚到1万元以上”。
东仓村的年轻人不仅有了发家致富的路子,他们的生活环境也在向城市靠拢。村里根据村民的住房需求和有关政策,利用收回的部分集体土地,超前规划、开发建设了两栋5层的居民楼和6套高标准老年养老周转房,利用1年多的时间建成并实现全部入住,解了村民急缺住房的燃眉之急。“我们先制定规划,再根据群众的需求分步骤建设楼房,最大程度做到了避免资源浪费。”唐德勇介绍,下一步该村还将建设一批适合养老用的小户型多层电梯住房。
有钱赚,有新房住……年轻人最期望的问题解决后,东仓村的“人气”回来了。
过去的东仓村并不是这样的。“过去有个企业因为占地,每年给村集体交3万元钱。除此之外,村集体再没有其他收入了。”2011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的唐德勇对当时的“紧日子”印象特别深,“因为没钱,啥事都干不成。”由于村里没有主导产业,很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东仓村陷入了唐德勇口中“发展产业没人,没人又发展不起产业”的怪圈。
为了破解这个怪圈,东仓村党支部开始抓党建、强班子、加强制度建设, (下转A8版)
(上接A1版)其中有两项制度值得称道,分别是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制度和常态化的入户制度。该村党支部对全体党员进行设岗定责、星级评定,党员量化积分“上墙”,谁得多少分一目了然。此外,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分队包户,和群众面对面交流,对热点、难点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记录在民情日记中。
乡村振兴,头雁引领。过去的几年间,东仓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开展“平清种增改”等方法,村集体收入连年提升,2019年已超过百万元。村集体收入增长后,东仓村过去的一系列问题迎刃而解,尤其是产业发展后带来的人才回流。
如今的东仓村,不仅小伙子多了,而且特别有精气神。在大棚中忙碌的唐启林上半年种的香瓜挣了1.4万元,“这是咱村第一次种香瓜,而且还因为疫情导致价格偏低,大家都觉得能赚钱已经算是非常成功了。唐书记,这黄瓜也一拃长了,再有20天就又能卖钱了。”唐佑伟、唐兆彬……这些返乡种棚的小伙子格外珍惜现在的生活。
在与其他村党支部书记交流经验时,唐德勇曾这样总结东仓村过去几年的发展思路: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资源,甚至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不仅要想尽办法将村里人才留下来,还要促进乡村人才回流,吸引外部人才流入。
按照这个思路,唐德勇计划通过几年的努力,把东仓村打造成为全镇群众幸福指数最高的村,“今年我们将根据群众的需求投资建设学校,让年轻人不必再受子女教育问题困扰。”
“现在的东仓村有活干、环境好,我们在外边打拼的人对家乡有了更多憧憬。”唐红波的话道出了同龄人的心声,也说出了他在家乡开辟新事业的打算。
新闻推荐
对检察机关而言,检察工作是政治性极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极强的政治工作,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是“一体两面”,把党建工作贯...
莘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