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红帅
本报通讯员 种佳惠
锣鼓喧天春意浓,秧歌欢腾闹元宵。近日,莘县观城镇组织了桥下村秧歌队、于沟村秧歌队等数支秧歌队,走进辖区各村庄,在家门口给群众奉上文化盛宴。踏着激昂的鼓点,和着喜庆的乐曲,各支秧歌队身着鲜艳的服装,以其惟妙惟肖的扮像和各具特色的绝活轮流登场,节目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在西街村表演现场,由桥下村秧歌队表演的滑稽秧歌一上场就引发了围观村民的阵阵喝彩。黑棉袍,绿裙子,脸上还有个大瘊子,由队员高大哥男扮女装的媒婆,时而腾跃,时而扭捏,时而火爆热烈,时而即兴狂野,“王婆戏耍烟袋”惹来观众一片笑声。随后,该队带来的扇子舞《我祝祖国三杯酒》、舞蹈队新编“西天取经”、高跷迎新春……场上的节目个个精彩。“快看,扭秧歌的还有小孩儿呢。”人群中的一声叫喊将人们的视线引了过来。原来,于沟村秧歌队中的少儿高跷队登场了。金黄色的演出服镶嵌着红边透着浓浓的喜庆,加上手中的玫红大绸子一舞动,气氛顿时嗨了起来。孩子们时而扭秧歌、时而跳舞蹈,伴奏音乐还配上了时尚的电子音乐,让人们不禁感慨:原来大秧歌还可以这样扭。“我们这是新式秧歌,传统音乐加上电子音乐,秧歌碰撞现代舞,是对秧歌的一种创新!”秧歌队队长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欢快的秧歌都扭到了家门口来闹元宵。”在西街村,一位观看扭秧歌表演的村民高兴地告诉记者,“原来过年就是‘吃吃喝喝麻将上桌’,还不是因为娱乐活动少没地儿去吗?文化活动都送到家门了,谁还在家坐得住?”
春节期间,观城镇在着重安排秧歌进村活动的同时,进一步丰富表演形式,各村充分挖掘民间艺术,组织有关民间文艺、秧歌、舞狮、广场舞等传统文化娱乐活动,各村同时发挥民间文化班底职能,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新闻推荐
五彩缤纷灯世界,火树银花不夜城。今年春节期间,莘县城区美轮美奂、特色鲜明的灯展为居民上演了一场视觉盛宴:人们纷纷走...
莘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莘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