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来自朱老庄卫生院的参训学员(左)在检验科学习。 □鞠圣娇
1月5日,参训学员任保增(左二)在儿科专家指导下为患儿查体。 □鞠圣娇
高新区顾官屯镇乡村医生王启东没想到,自己2021年的第一件大事竟然是又当起了“学生”,给他培训的是聊城市中心医院的专家们,与他一起接受培训的还有20名乡村医生。
基层卫生人员是守护百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他们医疗水平的高低关系着群众能否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作为辐射聊城东南部的公立医院,聊城市中心医院积极承担公立医院责任,经过精心筹备,正式启动面向高新区、度假区300余名基层卫生人员的公益培训活动,旨在通过系统化的培训补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机构人才短板,筑牢健康根基。□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鞠圣娇通讯员宋莹慧
“我们需要这样的培训”
“我们需要这样的培训,看了培训课程表,有很多内容涉及的疾病都是群众平时经常找我们看的。”1月4日,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启动会后,于集镇刘皋村的乡村医生任保增难掩喜悦之情,从医24年的他十分期待这样系统学习、全面提升的机会。
启动仪式上,聊城市中心医院院长王继志介绍了聊城市中心医院作为市级公立医院在专业技术方面的优势,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方面的做法,并欢迎各位医师到医院学习。
为搞好此次培训,市中心医院成立了基层卫生人员能力提升培训项目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根据培训方案要求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需求确定培训重点,认真遴选师资,科学组织课程编写,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有效性。同时,医院制定培训手册,并做好配套措施落实工作,免费为学员配置工作服、胸牌,免费提供午餐和住宿,确保参训学员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培训。
多年来,聊城市中心医院一直注重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除平时到乡村开展各类义诊活动外,还在医院各学科专家的农村老家开设了专家工作站,安排专家定期坐诊。但“输血”不如“造血”,只有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业务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聊城市中心医院决定开展为期半年、每期2周的公益培训活动,向高新区、度假区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业务骨干、妇幼保健业务人员和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分享新知识、新技能,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全科医学理念和服务意识,补齐他们学历层次低、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等短板。
“分享知识,我们毫无保留”
此次培训将参训学员分成4个小组,每组由五六个成员组成。培训的两周时间内,参训学员在心内科、综合内科、神经内科、外科分别学习两天,除跟随医师参加早晨交接班、查房及到门诊坐诊外,还安排了妇产科、药剂科、康复科等讲座、红色教育等内容。每期培训共两周,每期培训的最后一天下午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颁发结业证书。
1月4日,王启东和同组参训学员来到了神经内科,这是他此次培训的第一站。在这里,他在查房、门诊坐诊过程中学习、体会上级医师的诊疗思路,开阔了视野。其他组别的参训学员分别前往综合内科、骨科和儿科。当天下午,医院安排了5场讲座,包括院感科《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肛肠科《认识肛周常见病》、泌尿外科《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治要点》和皮肤科《门诊常见病的诊疗》、神经内科病例讨论。这些讲座内容深入浅出、难度适宜,参训学员们听得认真、记得仔细,有的还圈出了不明白的地方,准备在课后向授课医师请教。
1月6日上午,王启东来到了综合内科,跟随科室主任田晓琴查房、接诊患者,11点半还参加了科室例会。“不管是在神经内科,还是在综合内科,医院的主任、大夫都很热情,很耐心地传授医学知识,解答我们的问题。虽然培训时间不长,但是学到了很多。科室例会上,大家针对一个病例的处理方案畅所欲言,这种氛围是我们平时感受不到的。”王启东说,作为乡村医生,平时很多时候都是“单打独斗”,这次学习不仅让自己学到了业务知识,更学到了不同医师的诊疗思路。
“综合内科包含的专业比较多,科室的相关病种我们都准备了详细课件,尽可能地让参加培训的大夫对科室所有专业都有所了解。分享知识,我们毫无保留。”田晓琴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赵琦曹蒙蒙)为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防火安全意识和抵御火灾事故能力,确保广大居民群众度过一个温暖、安全的冬天,2020年...
聊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聊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